寄養

寄養 爸爸 生命中的過客

育兒

廣告

加入 寄養 家庭暫託家長超過十年的袁八男(Paul),曾照顧13位小朋友,當中有暫託短期三四星期,有長至兩年多。小朋友稱他為叔叔,這位袁叔叔由陌生人突變成了「親人」,爸爸似的,照顧起居飲食、一起學習與玩樂,陪着孩子成長。不要看輕短暫相處的時光,這些日子對小朋友的成長,甚至對Paul來說都是根植在心中,在彼此的生命中佔了一席位。

 

撰文:Esther Ngan
攝影:Clay Lam
鳴謝: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

男主內 全職爸爸

訪問當天,Paul正照顧四歲的文仔(化名),忙着準備午飯,並接送他上幼稚園去,當天的菜單是番茄雞蛋蕎麥麵。文仔放下手上的玩具,乖乖自己吃麵,一邊說:「好味,要食多啲!」Paul沒有一同吃,只是默默在旁說:「佢幾捧場,好欣賞我啲手勢!」他展露了爸爸的微笑。窗外一片朦朧下起大雨,生怕掛上雷暴警告而停課,Paul留意着新聞之時,同步準備文仔的校服,幸好雨勢漸弱,Paul出門駕車載文仔轉乘校車去。以上像兩父子的日常片段,旁人會以為Paul是全職爸爸,而正確來說他是全職寄養爸爸才對!

文仔在Paul家中生活已一年多,曾到數個寄養家庭,之前暫託家長表示他搗蛋搶玩具、性格固執、不聽指令,並有言語及學習遲緩而照顧困難。爸媽早已分離,文仔在歲半時跟爸爸及爺爺生活,有一位哥哥則暫託在另一家庭,早年文仔常大哭,來到Paul家中,慢慢改善行為。「文仔喜歡上主日學,雖然間中要多提醒行為,但漸漸聽教,例如學會跟人說對不起。」眼前的文仔非常乖巧,主動跟人打招呼,亦笑容滿面,難以想像他過往多搗蛋。

助無辜孩子度困境

送文仔上學後,Paul可以稍為停下來,當了寄養家長超過十年的他對每位暫託孩子的印象都很深:「每次暫託照顧孩子都需摸索學習,每位孩子都帶來新挑戰,很精彩,亦很開心!」他有感自己的工作肩負了使命。

同時,Paul深感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翻看記錄相冊,在相片旁簡寫了每位暫託孩子的背景、個性轉變經歷及時間等。「父母分居,情緒未穩,母安頓後接回」、「媽媽因過期居留而入獄」、「被父母放棄而由社署監管」、「爸是單眼工程師在國內工作,母因食丸仔入住青山戒毒」、「爸因地盤工作意外死亡,母心力交瘁入院」、「媽媽走了,父親是吸毒者,因偷竊及藏毒入獄」……

家人支持有共識

傳統以來認為女性照顧孩子較勝任,堂堂一個大男人,怎會當起寄養家長?Paul回想十多年前:「我之前從事建築物料化驗的工作,當時進行了數年的工程正好完結,我剛好在元朗劇院看到招募寄養家長的單張,感到興趣,回家跟太太商量,而當時兩女兒大約10歲,一家人均很支持我。其實,我跟太太早在結婚時有想法,希望找有意義的工作,譬如過往我曾在福音機構工作。她任職精神科護士,工作前景及薪酬不俗,變相我較適合主力當寄養爸爸。」

另一方面,Paul用行動表示男主內亦勝任。「我很喜歡烹飪,講究食材選擇,亦愛嘗試研究新菜式。而家中所有家務幾乎全是我做呢!一天最忙的時候就是早上,送太太上班或做運動後,買餸菜回家煮飯,並送小朋友上學。平日我們經常帶小朋友到公園及球場,或到樓下玩滑板車,間中到黃金海岸及濕地公園,小朋友很開心。」

考驗耐性 無限愛心

「第一個個案是位6歲男仔,他很叻仔,就讀九龍區的名校,當時因為父母離婚而過來,他的爸爸每天會來電了解兒子的情況,傾談之時會跟我提及夫妻關係,讓我發現寄養家長的工作不簡單。」除了父母離異外,有形形色色問題而前來的孩子。其中,有位印尼及尼泊爾混血4歲童叫Paul感受至深。「我接到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的個案,有位混血兒小朋友來自單親家庭,其母親因過期居留而入獄,可能我們在他眼中是外國人,他花數星期才適應生活,加上個性固執,常鬥氣。我們用英語跟他溝通及唱歌,他從沒讀過書,我們替他找了一間國際幼稚園。」相處了兩個多月,看着小人兒進步及轉變,Paul感到開心。

重要的過客

「我不能解決到孩子的問題,我亦明白家庭問題很多時影響他們很深遠。我們會帶孩子上主日學、教會,希望信仰陪伴他們。就像有位孩子的爸爸是吸毒者,孩子回家時,爸爸更帶着他吸毒,這些事我控制不來,只望孩子日後生性,不受父親影響。有些小朋友寄養日子可能只有短短兩個月,或許這兩個月開心、安全及舒適,對他們來說正是一處休息站。」孩子離開寄養家庭後,由社工安排,寄養家長不知道他們的去向,只有少數主動跟他們聯絡。Paul只望小人兒記着曾經感受到愛,自己不是被遺棄的。

遇上小天使

Paul不是只付出的,也有收穫。「要多謝每位寄養的孩子,我曾經照顧一些特殊需要的孩子,例如侏儒症及自閉症小朋友。那位自閉症孩子跟人沒有眼神接觸,但我發現他個性很天真直率,活在自己的世界,自得其樂,像天使。而侏儒症孩子只是體形不一樣,個性很樂觀,是開心果。」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照顧他們之時,Paul有時反思,學會更有耐性、不忘初衷、放下標籤等等。

寄養家長作為工作算是自由度高,但談不上輕鬆的工作,更重要具備使命感。「社署收到個案後,會由相關機構的社工轉介孩子過來,完成任命後,我很心急等待下一位照顧孩子。」當寄養家長的付出叫Paul的人生更充實,一家的生活更豐富,有朋友更受他影響成為寄養家長,Paul樂見之。

加入寄養家庭

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國際社)寄養服務社工區鳳嫻說︰「寄養叔叔姨姨的角色像是臨時爸媽,照顧小朋友起居飲食、情緒輔導、看管功課學業等等,同時需跟親生父母溝通,像文仔會隔星期回家。成為寄養家長需具備愛心、耐性及照顧小朋友技巧,另外居住環境亦要符合條件。近年招募寄養家庭困難,應付不到需求,希望更多有心人加入寄養家庭之列。」

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
屬國際社會服務社一部分,本港註冊慈善團體,為少數族裔、分隔家庭、尋求庇護者等提供支援,而本地方面,提供寄養、兒童之家、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學校社工等服務。www.isshk.org

後記:動力
照顧孩子少不免有激心之時,不過,疲累及激心很快被抹去。Paul珍而重之拿起小卡,卡上寫上:「我們很多謝您們連日來照顧我的弟弟,我們十分多謝您們,如果沒有您們,不知道弟弟會到甚麼地方給誰照顧。希望您們可以幫助多些人。祝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