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前補鈣黃金期

健康

廣告

骨質疏鬆常常聽,多數都係老人家骨脆易跌傷先知,所以好多人以為自己時辰未到就懶理,原來在30歲前時多吸收鈣質,就可以儲存鈣質加強骨質密度,一過咗黃金時間就恨錯難返!所以話骨質疏鬆係可以及早預防,絕對係未雨綢繆!

內分泌影響骨質

骨似死物,但骨內其實一樣有新陳代謝,骨內細胞有「流失」和「結合」的作用,而當骨質「流失量」過多,骨質疏鬆亦因此而起,這也跟內分泌有關係。更年期女性在停經後,雌激素下降令荷爾蒙減少,而荷爾蒙具有壓抑骨質減少的功能,這也是說明為何更年期後的女性是特別易有骨質疏鬆情況出現,而男性就多數會在65歲後才出現。

香港骨質疏鬆學會創會會長,兼內分泌科醫生龔慧慈指,一般上了年紀的男性,每10個就有3個人有骨質疏鬆,而女性則是每10個就有7個人。此外,原來長服 用類固醇、甲狀腺病患者、內分泌失調、鈣質吸收有問題、及慢性肝腎病患者都有機會患上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早期基本上沒有病徵可言,但到一定程度有機會出現 駝背、脊骨變形而令身高少了一吋等情況,加上不會出現痛症,往往要去到骨折後才知道嚴重性,所以骨質疏鬆猶如隱形殺手,需要去檢測骨質密度才可得知。現時 最常見的檢驗方法是照X 光,或者用超聲波檢測腳踭,若果檢察所得的T值,負數值愈大,骨質密度愈低,而在負2.5或以下,就算骨質疏鬆。

常有人說大肚婆陀B,會令鈣質會流失而引致骨質疏鬆,但龔醫生表示,醫學上暫時未有研究指出懷孕會有影響。

下頁有:預防勝於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

骨質疏鬆患者好多都是嚴重到去到骨折才求醫,這時就多數要向骨科醫生求診。仁安醫院骨科專科顧問醫生梁偉揚指,最常見的骨折部位包括脊椎骨、股骨近端(近髖關節)及手腕等。「用『雙磷酸鹽』治療骨質疏鬆較為普遍,它有抑壓骨流失鈣的功效,能提升骨質密度,並減少出現骨質疏鬆有關的骨折。但就有研究指服用這藥,大髀位置(股骨)在沒有創傷的情況下都有機會引致骨折的風險。」如有疑問,應詢問醫生可否停用藥物或轉用其他藥。

仁安醫院骨科專科顧問醫生梁偉揚指,目前最常用的處方藥雙磷酸鹽,有機會令患者的大髀骨位置出現非運動性的骨折,最好透過負重運動和飲食去預防。梁醫生說,骨折可能手尾長,常用藥又亦機會增加罕見骨折的機會,由此可見,骨質疏鬆絕對是預防勝於治療。建議大家平日要多做負重運動, 強化肌肉的運動,適當的壓力促使造骨的細胞重塑骨骼,同時令鈣沉積,便會強化骨骼。

趁早補鈣未雨綢繆

眾所周知鈣質對骨極重要,但原來人體在30歲前會把鈣質收藏在骨內儲備,一但過了30歲就會停止,而且不分男女。註冊營養師李鎧而(Carmela)表示:「人體中有99% 的鈣在骨內,只有1% 在血液中流動,那屬於電解質。在30歲後,要注意鈣的吸收,因為鈣在人體日日消耗,如果吸收唔夠就會在骨中取鈣質使用。」把握在年青時增強鈣質,就好像是在銀行多儲蓄,以備老來使用,使骨折機會大減。

註冊營養師李鎧而表示,不論男女在30歲前應未雨綢繆, 積極補鈣, 為日後年老時積「鈣」防「折」。

留意剋鈣營養素

更年期後出現的骨質疏鬆較難補救,但仍可以減低鈣流失的速度。在日常飲食方面除了要多吃高鈣食物外,更要留意一些有助鈣質吸收,或跟鈣質「相剋」的營養素。維他命D和鎂都具有幫助鈣質吸收的功能,前者可以在陽光中吸收,而後者分布在極廣的食物層面中,Carmela 表示只需保持均衡飲食即可,不需要刻意吸收這兩種營養素。而跟鈣相剋的,主要有咖啡因、蛋白質及鈉質,這些營養素會增加鈣在尿液中的流失量,每6安士咖啡就會排出4.6毫克鈣,Carmela 指咖啡一杯起兩杯止。而蛋白質方面,每公斤體重需要0.8至1克蛋白質,而每吸收多一倍,就會增加50% 鈣流失;鈉質方面,每克鹽令鈣流失增加26毫克,每日建議分量不超過1茶鹽匙。總括而言,即是要少飲咖啡、少吃肉(低蛋白)及少鹹(低鈉),同時每日飲兩至三杯牛奶,每杯約240毫升補充鈣質。

下頁有:常見鈣質相剋食物

常見鈣質相剋食物

另外,體重過輕的人也要留意,如果盲目減肥,一來食得少,鈣質吸收不足,二來骨所受的重力少,在運作不足的情況下,增加骨質疏鬆的機會,所以在這個特別的情況下,肥會好過瘦。而以亞洲人的標準來說,正常BMI 指標應該在18.5至22.9之間。

咖啡因和高鈉質的食物都會增加體內鈣質的流失量。另外,在選擇芝士時,應該留意芝士的鈉質,因為芝士也是醃製食品,盡量選擇低鈉質版本。

常見高鈣食物

除了高鈣的牛奶及豆腐食品外,連骨的魚和深綠色的蔬菜都含有高鈣質,有幫預防骨質疏鬆。

文:林斌
相:ClayLam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