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肌

4大口肌訓練|留意幼兒口肌發展 靠簡單訓練提升口肌力及協調力!

育兒

廣告

幼兒的口肌發展與進食及說話的關係密不可分。自出娘胎起,幼兒在各種口腔探索、吸吮及進食的經驗中,口部肌肉的力量及控制漸趨成熟。但個別幼兒因為不同先天及後天的原因,口肌(包括雙唇﹑舌頭及下顎)力量或活動幅度不足、控制能力不好,引致進食及咬字發音困難。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口肌障礙的徵狀, 便要多加留意,並應盡快徵詢言語治療師的意見:

撰文:仁濟醫院學前支援服務隊言語治療師陳慧盈姑娘|圖片:部分圖片撰文者提供、新傳媒資料庫|編輯:YIU

口肌障礙9大特徵

  • 習慣把口打開。
  • 吞嚥時舌頭經常伸出來。
  • 習慣長時間把食物含在口中。
  • 飲水時水會溢出口腔。
  • 吃完東西後,口腔內仍有很多食物殘渣,要成人幫忙清理。
  • 兩歲半後仍有流口水的情況。
  • 只接受特定質感的食物。
  • 未能模仿部分口肌動作(如:把舌尖提高)。
  • 咬字發音不清(同時有其他口肌弱的徵狀)。
口肌障礙9大徵狀
口肌障礙9大徵狀(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口肌訓練1. 進食活動

  • 避免把食物剪碎。
  • 以紗布包住較硬食物,直接放在大牙之間讓孩子咀嚼。
  • 用匙羹餵食時,不要把匙羹完全放在口中,試讓孩子用嘴唇吸入湯水及食物。
  • 進食後,孩子自己用舌頭清理口腔內、牙齒四周及唇邊。
  • 此類活動可提升下顎的力量及穩定性,亦能直接訓練孩子唇、舌、顎之間的協調能力。
    簡單活動提升口肌力及協調力
    簡單活動提升口肌力及協調力(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口肌訓練2. 吸吮活動

  • 運用不同長短、粗幼及彎曲度的吸管。
  • 吸吮水及其他較「杰身」的飲料或食物(如:奶昔、水果蓉等)。
  • 吸管越長越幼,難度越高。
  • 注意吸管不應放入口腔過多,避免孩子咬吸管。

此類活動可促進合唇、舌頭後縮及提升下顎的穩定性和控制能力。

簡單活動提升口肌力及協調力
簡單活動提升口肌力及協調力(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口肌訓練3. 吹氣活動

  • 吹泡泡、紙碎、羽毛、棉花球、風車、哨子、口琴及笛子等。
  • 可先讓孩子嘗試吹走較輕的紙碎或羽毛; 家長亦可先用棒捉住一個泡泡,再讓孩子吹走。
  • 如孩子已能吹泡泡及笛子,家長可示範把泡泡吹得遠, 或用笛子吹出一個長音。

此類活動可助孩子控制呼氣、促進合唇、舌頭後縮及提升下顎的控制能力。

簡單活動提升口肌力及協調力
簡單活動提升口肌力及協調力(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口肌訓練4. 聲音遊戲

  • 用不同聲音哼兒歌,如:「依」、「嗚」、「唔」、「啦」、「巴」、「呼」等。
  • 把舌頭放在牙齒後方,發出「撻」的聲音。
  • 向孩子示範「鼓起泡腮」,要他跟著做並嘗試按他的臉頰,要孩子盡力避免「漏氣」。

此類活動可提升孩子面部及不同口部肌肉的控制,直接提升咬字發音能力。

要幼童坐定定做口肌訓練並不容易,但家長可把以上活動融入日常的常規之中, 如: 刷牙、茶點、乘車及親子遊戲時間,令孩子每天習慣玩這些口腔遊戲,持之以恆,才能有效鍛鍊不同的口部肌肉,以提升進食及咬字發音能力

仁濟醫院學前支援服務隊 言語治療師 陳慧盈姑娘

陳慧盈姑娘為香港認可言語治療師,持有TalkTools Level 1培訓証書及美國口腔模造技巧課程(Introduction to PROMPT) 証書,並為香港兒童口語(粵語)能力量表合資格測試員。陳姑娘亦是註冊特殊教育老師,擁有多年教授不同能力及需要兒童及青少年的經驗。

仁濟醫院學前支援服務隊 言語治療師 陳慧盈姑娘
仁濟醫院學前支援服務隊 言語治療師 陳慧盈姑娘(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口肌障礙有甚麼特徵?

吞嚥時舌頭經常伸出來、兩歲半後仍有流口水的情況、只接受特定質感的食物等等。

「吹氣活動」如何訓練口肌?

此類活動可助孩子控制呼氣、促進合唇、舌頭後縮及提升下顎的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