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

問志願要適時 不停問反阻孩子發展 未能隨心實踐夢想

育兒

廣告

「我的志願」往往是成長中時不時討論的話題。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都很喜歡問小孩他們將來的志願。因為作為父母,我們都好奇他們的想法。希望通過答案,為孩子帶來更好的發展。不過有心理學家指經常問孩子你長大後想當甚麼,問志願,反而會影響他們的成長和心態,塑造錯誤的價值觀。

撰文:TLY | 資料來源:Lifehacker Australia| 圖片:新傳媒資料庫|編輯:Ruby

不停問志願反而影響小孩成長

心理學家Adam Grant指出,當我們問小孩長大後想成為甚麼,變相逼使他們以工作定義自己,不但會影響價值觀,同時亦會框住了他們的各樣可能性。Adam Grant說,當小朋友被問及「將來想要做甚麼」時,他們通常會答醫生、老師、律師、太空人等,我們也期望他們回答這些,但這樣等於逼他們以工作去定義自己。「小朋友回答說想要成為『媽媽』或『爸爸』,相信未必是為人所接受的答案,更何況若他們回答想做『一個正直的人』?」

不停問志願反而影響小孩成長
當我們問小孩長大後想成為甚麼,變相逼使他們以工作定義自己
不停問志願反而影響小孩成長
不停問志願影響價值觀,同時亦會框住了他們的各樣可能性。

「問志願」個人價值變只基於成就

很多父母都認同小朋友最重要的價值觀是關懷別人,但小朋友卻竟然認為成功才是最重要的。「當我們以工作去定義自己,個人價值就變得只基於成就。」而且「長大後要當甚麼職業」這個問題亦假設了孩子只能有一個志願。Adam Grant稱,自己在15年前才踏進現時這行業。每個人的興趣及著重的事會隨時間改變,因此我們不應太早框死孩子的思想,要讓他們去探索自己的可能性。

不停問志願反而影響小孩成長
家長不應太早框死孩子的思想,要讓他們去探索自己的可能性。

轉換提問方法

我們可以轉個方法來問孩子。全球教育改革者Jaime Casap表示,父母可試著問孩子:「你想解決甚麼問題?」將重點從特定的工作轉移到他們想要成為那一種人。例如「一個有熱情、有條理、有活力的人,可以做得到很多事情的。」

提問時將重點從特定的工作轉移到他們想要成為那一種人。
提問時將重點從特定的工作轉移到他們想要成為那一種人。

外國有一位媽媽Meghan嘗試跟從建議,改變方式去詢問兒子。兒子對未來的想法的確慢慢地起了變化,由從前回答想做「遊戲設計者」,到列出一系列想做的東西,亦反問媽媽應該做哪一樣好。Meghan回答兒子﹕「我相信你無論做那一樣都可以做得很好。當孩子的好處,就是很多時間來做決定,而當成年人的好處,則是可以隨時改變主意,並嘗試新事物」。

當孩子的好處就是很多時間來做決定,但成年人則是可以隨時改變主意並嘗試新事物
當孩子的好處,就是很多時間來做決定,而成年人則是可以隨時改變主意,並嘗試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