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活動

親子活動9大題案 把握黃金期 3歲前教孩子處事和正向思維 打風天都OK!

育兒

廣告

打風天未能外出,小朋友又不用上課!是好時機進行親子活動。孩子的性格,將來處事的態度,待人接物等表現其實早在小時候的親子活動中學會的。正所謂三歲定八十,把握小朋友3歲前這個黃金期,做好教育吧!以下有9個親子活動,各位家長不妨和子女一起做!相信有家長落手落腳的陪伴,不只會令小朋友印象更深刻,做大人的或許都會有所領悟!

親子活動 與孩子進行不同玩具的交換遊戲,使孩子懂得互相分享,不自私。
與孩子進行不同玩具的交換遊戲,使孩子懂得互相分享,不自私。(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親子活動1. 從遊戲規則中 學社會規範

即使小朋友知道家長們獎罰分明,但他們也要知道要基於甚麼標準來定義對與錯,所以家長們要在生活中向他們教育一些社會規範。玩遊戲的過程中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外,更可以促進孩子個人道德的發展,亦可以認識社會規範的界線。

1)與孩子進行不同玩具的交換遊戲,使孩子懂得互相分享,不自私。

2)制定玩玩具的規則,如:一次只玩一項玩具。家長可以制定玩玩具的規則,例如一次只玩一樣玩具,讓他們知道在社會中不能做獨裁的那位。

親子活動 一同閱讀情緒繪本,角色扮演,讓情緒得以演繹出來,也學習如何處理情緒。
一同閱讀情緒繪本,角色扮演,讓情緒得以演繹出來,也學習如何處理情緒。(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親子活動2. 做好情緒管理

在小朋友兩歲開始,他們會發展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們開始知道情緒可以影響身邊的人,家長在這個時間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情緒控制,亦要教育小朋友進行情緒管理。當孩子有情緒爆發時,父母們可以軟性地堅持,讓小朋友知道規範的底線,過程中要多與孩子說話,因為過程中的對話就已經有情緒發洩的功效,小朋友或許已經下了火。當這個習慣養成,不知不覺間就已教育小朋友情緒管理,和不可以以情緒勒索別人,令他們認識控制情緒,特別是自己的情緒管理,對往後的學習狀態、人格發展都有根深蒂固的影響。

1)父母可以說「不」,不是說極權,而是適量的堅持,讓孩子知道父母有規範的界線。

2)多聽孩子說話,多溝通以了解孩子所思所想,他們才有情緒發洩的渠道。

親子活動 玩一些解難遊戲與孩子一同學習和解決問題。
玩一些解難遊戲與孩子一同學習和解決問題。(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親子活動3. 一同面對錯誤和成功

平時生活中,大人都會做錯事,更莫說是剛來到世界的小朋友。一起經歷錯誤和成功都是親子活動的一種。從錯誤中,指證他們的錯處,讓他們知錯固然很重要,但也要從中讓他們承受後果。知錯能改,才令讓他們知道要如何糾正。有奬有罰,當孩子做了對的事,家長都要加以讚賞,鼓勵他們做正確的行為,讓他們知道甚麼是公平公正,而爸爸媽媽之間都要用同樣的標準,一起承擔責任,賞罰分明才不會顯得不公平。

1)玩一些解難遊戲,如盲俠遊戲或烹餁,一同合作完成一件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困難,就讓他們學習解決問題。

親子活動 多讚賞他們,培養自信。
多讚賞他們,培養自信。(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親子活動4. 鍛練自信的練習

香港社會都有很多父母是直昇機父母,小朋友的一舉一動都要在他們視線範圍中,但將一切都為小朋友打點好不一定是好事,這些父母往往會培養出十分依賴別人的小朋友,不能夠自己作決定並且缺乏自信等問題。

所以家長們即使愛子心切,但都要給予適當的自由,在生活中適時放手、鼓勵、輔助他們,不要過度控制他們的所有事,這才是孩子能夠獨立的關鍵。有自由的空氣中成長,小朋友才最大機會有批判性思維和主見,你會想你的小朋友獨當一面,而不是教育出一個你自己的複雜人吧?

1)帶孩子認識新朋友,訓練他們與人相處。

2)聽孩子說故事,多表現自己。

親子活動 多跟孩子說話,語句精簡淺白,利用簡單辭彙、短句就可以與他們清楚明白。
多跟孩子說話,語句精簡淺白,利用簡單辭彙、短句就可以與他們清楚明白。(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親子活動5. 習慣互相溝通

以上的教育建議都是建基於家長與小朋友有溝通之上,而且要是日常生活的習慣,這樣才會使孩子覺得與父母溝通是有用的,而不是只有父母講而沒有他們的發言權,因為溝通是要雙向的!平時在家中,家長可以善用任何方式的溝通技術,例如肢體語言等較自然的方式,說話也不要太深奧,簡單的詞彙就夠,因為主要是做到溝通,點到即止就夠。家長也可以多分享的生活經驗,過程可建立彼此的信任感,這是無價的,從小朋友小時做起,絕對讓他們有美好的童年。

1)多跟孩子說話,語句精簡淺白,利用簡單辭彙、短句就可以與他們清楚明白。

2)善用肢體語言,更能讓孩子清楚了解對話的內容,也可培養親子默契。

3)運用繪本,聽孩子說故事或父母講故事,使雙方都可以認知更多的生活情況。

親子活動 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是訓練獨立的一種。
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是訓練獨立的一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親子活動6.鼓勵孩子發表己見

要讓小朋友覺得自己有價值,家長就要鼓勵主動參與生活上的大小事,過程中孩子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是被受肯定,是擁有成就感的。家長可以讓孩子嘗試自己想做事,小至穿甚麼衣服都可以,因為大前提是鼓勵孩子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三歲前是孩子自主性與自信心養成很重要的時間點,家長不能錯過!

1)讓孩子有獨立的時間。

2)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事,如穿襪子、穿鞋子、扣鈕等。

3)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親子活動7. 鼓勵探索環境

隨著小朋友的成長,他們自不然會對外界展現求知慾,父母在此時就要積極的鼓勵孩子參與環境的探索,因為他們可以在自己身處的環境學習東西,在探索中運用本身建構環境空間的概念、因果關係的連結及記憶的展現,這樣才真正促進小朋友想像力的發展,而這些能力會隨成長而減弱。

家長可以和小朋友多玩捉迷藏或尋寶活動,像外國父母經常用紙箱製造的隧道或製造小卡車,讓他們向前衝!這些都可以刺激小朋友腦內的幻想力,從環境探索發揮創意。

1)與孩子到遊樂場捉迷藏,讓孩子四出探索。

2)一起尋寶活動吧!把家中小物收起來,讓他們找找看,看看梳化底,看看衣櫃,用腦力和推理力去找尋東西。

親子活動 揉麵粉,讓孩子用手感受事物的質感。
揉麵粉,讓孩子用手感受事物的質感。(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親子活動8. 練習四肢

小朋友的認知可以從與他們玩玩具而提升,家長可以陪他們一起玩積木玩具,讓孩子的雙手可以進行敲打、組裝、拆解。過程中可以透過不同玩具的操作來獲取大量的學習訊息,放手讓孩子動手玩,他們在過程中可以增強手部功能與視覺表現,對他們的手眼協調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1)揉泥膠、黏土,讓孩子用手感受事物的質感。

2)孩子以雙手玩積木,敲打好,組裝、拆解也好,有聲有質感,培養感觀認知。

3)投擲玩具都可以是一個活動,抓握方式、力度、準成度,可以鍛練眼力和肌肉!

親子活動9. 身體的發展

提到孩子身體發展,除了一起玩玩具,家長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做一些更大運動量的活動,例如與孩子來一場跑跑跳跳的體能遊戲。過程中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學習平衡、協調與肌肉力量,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外,亦可以讓他們放電,達到情緒上的穩定,遊戲中間也可以滲透一些社會行為教育,一舉多得!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