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立書院

【小創夢家】國際化環境弘揚中華文化 弘立書院小學部

中小學

廣告

到訪弘立書院,校長、副校不約而同說「弘立不是國際學校」。這所由光纖之父高錕創立的一條龍學校,每年學費約18萬多,是全港最貴私立獨立學校,但學校課程獨特,採用多元教育,既有國際化的教學團隊,又鼓勵學習中國深層文化,讓學生有着具中國傳統書卷氣質。

● 撰文:Sonia Cheun
● 攝影:Paul (部分照片由學校提供)

中華文化與國際視野並重

弘立書院(下稱弘立)總校長查永茂(Malcolm Pritchard )雖然來自澳洲,但說得一口流利國語,對中國文化有深入了解,他說:「我會以3個詞形容弘立——『獨立』、『中國』和『國際』這代表了學校及學生的特色。」「獨立」指學校獨立於香港學制,校長強調弘立並非國際學校,而是「私立獨立學校」,有別於國際學校,課程重視中國文化與傳統價值,如學校以「八德一智」為辦學理念,即:忠、孝、仁、愛、禮、義、和、平、智,在校園生活中,老師會引導學生實踐這價值觀。

學校不單有武術課,使用北京的課程,而體育科則採用香港和英國課程。

查永茂總校長認為學校的雙語環境,形成了雙向學習:既可讓學生通過中英兩語探索學習知識,又可通過學習探索語言。

課程包含了中國文化元素,學校會慶祝中國傳統節日,通過活動,學習深層文化,如新年活動研究春節文化的由來、重陽節活動學習「尋根」等。老師來自世界各地,如英國、美國、內地、台灣、澳洲和紐西蘭等,能與同學分享各地文化。查校長形容學生:「既有中國精神;又有國際視野」。

單寧校長說弘立課程着重學生親身體驗,獲得的知識會更深刻。

查永茂校長談到香港雖然度過了1997的挑戰,但仍要為孩子準備2047年的挑戰學習普通話與中國文化。

沉浸式雙語學習

小學部採用校本課程,重視雙語環境,特別重視中文及普通話,無論本地或外籍學生,均要學習中文。每天70%時間使用普通話、30%使用英語。校長表示要學生「精通」中文,理解詩詞文學等深層文化。學校採用「沉浸式課程」。學校所有老師都是語文老師,學生踏入學校後,只會以普通話或英語與老師交流。 小學部校長單寧女士認為以切身的體驗學習,有助增強孩子記憶,除了語文課外,更設「探索科」,讓學生對熟悉的主題深入研究,通過詢問和討論來學習。課程也會因應主題以中或英文教授,除能學習常識和科學、了解東西文化之別,更是語文運用的好機會。

學校師資優良,更有老師能操6國語言。

學科注重實踐,同學正在以實驗測試焚一炷香的時間。

弘立校褸採用中式鈕扣設計,微細處也展現學校的精神。

沉浸式理論

沉浸式學習即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 如在學校內,於所有時間讓學生完全沉浸在目標語言中。所有學生只可使用該語言,習慣該語言的思維方式,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

學校認為遊玩可紓緩學習壓力,弘立提供近120 種課外活動、野外露營及海外遊學。

武術是「五大範疇」之一,所有學生都學習中國功夫,除了在課堂學習外,學校更設武術隊,讓學生在課後發展興趣。

五大範疇多元發展

除了主流學科外,弘立學校主力發展學生的「五大範疇」,包括:舞蹈、音樂、演講、機械科學和武術。課程由該範疇的專業人士教授,如由香港青年協會聯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設計「創意科藝工程」,結合科技、工程、藝術、多媒體等元素,讓學生動手設計。一般學校會把這類學習定為課外活動,但弘立視之為專業學科培訓,小一預備班至二年級學生會逐一修讀以上學科,學生根據專長和喜好,在三至五年級選出專注的學科,作深度學習,發展潛能。

弘立的音樂活動多元化,有中、西樂、非洲鼓、敲擊樂、樂團等。

音樂、舞蹈和戲劇課以普通話教授,視覺藝術則使用英語。

收生要求

弘立推行雙語課程,如具備普通話或英語的能力, 小一入學會有優勢。申請入讀小一預備班,則沒普通話及英語的能力的要求。小一預備班及一年級的面試, 會以學生小組活動評核,據知面試會以遊戲形式,由教育心理學家評估孩子的反應,再由家長陪同學生進行面試,並與家長傾談,如親子關係、教育理念等。查永茂校長認為,最重要是學生與家長認同學校對中國文化、「八德一智」的追求。

 

查校長說,2010年學校首次參加「Box of Hope 」活動,同學要帶禮物送給貧窮國家孩子,他預計會收集到約100盒禮物,怎料學生每天也帶禮物上學,最後卻收到超過1,000盒禮物,叫他很感動。

6至8年級加入IB 課程,加強英語學習。

與 IB 接軌

弘立擁有一條龍的中學部,教授IB課程,國際認受性廣,方便學生到海外升學。5至10年級學生會報讀MYP(Middle Year Program),即IB的中學項目;11至12年級學生則可報讀文憑(Diploma)課程。弘立中小學一條龍,小學部學生可以及早預備IB,小一預備班至5年級以普通話教學為主,6年級開始逐步加強英語比重,由最初70%普通話、30%英語,增至中學部的70%英語、30%普通話,以應付IB課程。

家長感想

黃詠萱及家長

黃太覺得傳統學校規限孩子發展,國際學校則太開放,她認為中國人應學好中文,故為女兒選擇了弘立書院,她最喜歡弘立重視中國文化,雙語教學,有一條龍中學,中學的IB課程更與大學接軌。她很滿意學校課程,現在每班約16、17人, 同學以小組學習,傳統學校學習靠「死記」,弘立則經常進行小組討論、報告演說等,女兒有大量機會與同學互動學習。學校功課着重思考,如問「當李白遇上沙士比亞」,孩子要先了解二人的生平來歷,作資料搜集,方可創作,訓練學生多方面的才能。

黃詠萱(五年級)及家長

黃詠萱一家認同弘立書院的理念,重視中國文化的學習。詠萱醉心中文書法,寫得一手好字,曾獲得「神童杯全國學生書畫大展賽」的神童獎及少兒組金獎。

弘立書院小學小檔案

學校由諾貝爾獎得主高錕等學者推動成立,創於2003年,由非牟利的教育機構「智立教育基金」籌辦,開校初期,因校舍還在興建中,要暫時借用前香港教育學院教師培訓中心上課,至2007年,耗資4億元興建、佔地13,152平方米的新校舍終於竣工。小學部設小一預備班(相當於幼稚園高班)至5年級。

校舍位於數碼港,分別有小學部和中學部大樓,體育館、籃球場、劇院等設施可共同使用。

英文校名 : The Independent Schools Foundation Academy
地區 : 南區
校網 : 不適用
地址 : 香港薄扶林鋼綫灣道1號
網址 : http://www.isf.edu.hk/
電話 : 2202 2000
類別 : 男女
辦學性質 : 私立獨立/ 全日制
辦學團體 : 智立教育基金有限公司
宗教 : –
教學語言 : 中文(包括普通話) 及英文
相關中學 : 弘立書院中學部(一條龍)

學費 : $188,940(分10期)
班級結構 : 全校共 37 班,每班學生人數為15 至20 人,全校共1,100人
師生比例 : 1:8
學校設施 : 54個課室,還有禮堂、圖書館14間音樂、舞蹈和戲劇、黑盒劇場、2間電腦、2間藝術、實驗會議室及飯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