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仔

醫生教你戴「 大眼仔 」

健康

廣告

上至三十熟女,下至十幾妹,都鍾愛佩戴可為明眸加分的「 大眼仔 」。為免大家要靚唔要命,求其貪平戴出禍,我哋特別請來眼科專科醫生饒文杰,教大家如何正確佩戴 大眼仔 !

個案一 150蚊戴足一年惹敏感
19歲的Kelly一年前開始戴 大眼仔 ,她以為無近視就不需要到視光師處驗配,故此經同學介紹下,在旺角的格仔舖 內購買了啡金色 大眼仔 ,$150一對及戴足整年。

「月前感到雙眼痕癢,所以看醫生,原來 大眼仔 上面的顏色塗層脫落,引致眼皮內的組織敏感發炎。」Kelly輕描淡說意圖掩飾蠢事!才百多元一對來歷不明的 大眼仔 ,Kelly對於夾層設計、含氧量亦屬零知識,盲目相信售貨員說可戴足一年,所以貪平心態下就買。跟着日戴超過十小時,然後用隱形眼藥水隨便清洗就算,有時還在化妝後才記得戴上,使用的衛生情況差,終於出事。最後,醫生需用鉗把脫落的顏色塗層,逐一夾出來,並促請Kelly停戴任何隱形眼鏡,並且需使用消炎眼藥水來治療,同時每日用3至4次人造淚水。

個案二 缺水眼乾也會角膜炎
23歲的Fion,近視約500度,已戴了逾十年的隱形眼鏡,近年才轉戴日拋式。向來對佩戴事宜非常緊慎的她,清潔步驟又做到足,但近日例行眼科檢查時,竟然被檢查出有輕微角膜發炎情況。饒醫生表示,不一定外來污物才會致炎,缺水也可以令組織發炎。原來緊貼着眼球的隱形眼鏡,會使眼球減少水分分泌,角膜長期欠缺滋養,表面組織就會如泥土般龜裂,因而形成角膜炎。「Fion情況較易治療,首先是停戴讓雙目休息,然後每日定時補充人造淚水,情況就能緩解。」饒醫生說。

 

醫生籲懶人別戴
俗稱「 大眼仔 」的有色隱形眼鏡,近年備受女性熱捧,然而使用的衛生情況引起不少健康問題。眼科專科醫生饒文杰衷心呼籲,貪平及懶惰人士千萬別用,因為臨床上遇見不少案例,在「格仔舖」自行購買或上網團購超便宜的大眼仔,因而引致角膜炎、細菌入侵、誘發敏感或角膜潰瘍等。「即使是經醫生或註冊視光師驗配,及懂得正確清潔及佩戴過程的人士,也有機會引致眼乾或角膜發炎情況。」饒醫生就遇過兩個個案。

下頁:戴 大眼仔 四大常識

戴大眼仔四大常識

不想遇上個案的問題,但又想用 大眼仔 扮靚,就要熟讀饒醫生提供的四大常識:

第一 :勿以眼鏡度數來配隱形眼鏡
有框眼鏡與隱形眼鏡的度數原來有別,例如有框眼鏡的近視度數為150度,但因為隱形眼鏡是貼着眼球佩戴,沒有了有框眼鏡與眼球間約12.5毫米的距離,所以度數上應作微調,即是少過150度。

「如果把有框眼鏡度數用於隱形眼鏡上,即是戴深了度數,短時間是無問題的,特別是年青人的眼球肌肉調節能力夠強。但長時間下,會使睫狀肌過分收縮而疲勞,甚至抽筋,以及出現『假』近視。」饒醫生解釋,近視鏡片會使睫狀肌於看近物時收緊,如果度數過深就會使睫狀肌持續收緊,較難放鬆,出現假性近視情況。

第二 : 讓專家選出適合弧度
隱形眼鏡要剛好附着眼球表面,要鬆緊度剛好,講求其弧度及大小,過鬆會使鏡片移位,過緊會罩緊眼球。製造商會根據不同國家統計出來的最常見眼球弧度,把產品的弧度劃一或分大、中、細,眼科專家利用儀器量度,來找出最適合的弧度。「當然不經專家驗配,你亦可以在買後發現『銀』眼時,才知道弧度選錯,但有些年青人貪平,不想浪費而照用,長期下來會增加眼乾、眼痛等不適感。」饒醫生強調說。

續下頁

第三: 定時補充人造淚水
如前述不論有無顏色,隱形眼鏡蓋在眼球表面,就會減低淚水分泌,多少會出現眼乾情況。故此,佩戴隱眼鏡同時,大家亦需要選購「人造淚水」以補不足。饒醫生表示,人造淚水分為樽裝可重複使用的有防腐劑人造淚水,及獨立條裝一次性的無防腐劑人造淚水,後者成分最單純但較昂貴,適合容易敏感及因眼乾導致炎症的人士使用。「人造淚水有助鏡片稍為浮起,能沖出廢物之餘,亦可使氧氣進入, 建議每日滴3至4次,有利眼球健康,更可增加每日佩戴時間。」

第四: 透氧度最少有20至40
血管是人體組織輸送養分的主要通道,但角膜卻沒有血管,故需要外層組織接觸空氣來取氧。隱形眼鏡附着眼球,物料減低眼球組織取氧情況,因此隱形眼鏡的透氧度愈高,眼球愈能取到足夠的氧氧。然而「大眼仔」比普通隱形眼鏡又多了一層顏色塗層,透氧度就自然再低,長時間佩戴就會增加眼邊緣的血管增生至角膜危機,使眼充血通紅或容易感染。

隱形眼鏡的透氧度(Dk/t)是一大重要健康指標,不同人士、不同環境都會影響隱形眼鏡所需的透氧度。饒醫生表示,裝飾性的大眼仔建議使用日拋式,每日不宜戴超過約8小時,其透氧度要求起碼有20至40。需長時間戴的最好過百才合格。
「其實一般大牌子的盒上都清楚列明資料,只要經專業人士驗配,就能確保有足夠透氧度。在格仔舖或網上購得的,盒上資料不但有限,就連文字也沒有中文或英文,難以確保安全。」饒說。

 

 

撰文:曾莉嘉
攝影:Sing、新傳媒資料室
Model:Eagle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