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

近視深學童 增患早發白內障風險

兒童健康

廣告

近視是父母最擔心子女的眼睛問題!政府統計處2012年人口統計調查資料顯示,高達40萬12歲或以下兒童患有 近視 。香港中文大學近年一項研究更指,兒童近視有年輕化趨勢,若於8至13歲近視加深的高峰期或之前便患有近視,長大後便有機會加深至800度或以上深近視,增患眼疾的風險,包括「早發性白內障」。

撰文︰余泓翰眼科專科醫生 |圖片︰thinkstock、受訪者提供

800度以上易提早病發

近年因深近視而所致的「早發性白內障」愈趨普遍。白內障屬於退化性疾病,隨着年齡增長,眼睛內晶體的蛋白纖維便開始退化聚成一團,令晶體變得混濁,形成白內障。以往白內障被定義為「老人病」,然而近年亦有不少患者,因深近視而令晶體提早於50歲以前退發,導致出現「早發性白內障」。

病發初期會出現輕微視野模糊的情況,由於症狀不明顯,患者多以為是近視加深而沒求醫,至視野顯模糊、顏色變淡、畏光、影像重疊時,才驚覺患上白內障。其實,如近視度數突然大幅加深數百度,同時伴隨畏光、重影、眼睛疲倦、視野暗淡等症狀,便可能是「早發性白內障」的先兆,應立即求診檢查。

近視
本港兒童因多種因素,如長期近距離閱讀、在光線不足地方閱讀、近距離及長時間看電視等等,影響視力。

 

高危族定期驗眼

除了深近視和年紀大外,長時間受紫外光照射、眼部曾受創或曾進行眼部手術、患有其他眼疾(如青光眼)、患有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使用類固醇、有家族病史等人士,都屬高危一族,應及早預防,例如平日外出戴具有UV防護功效的太陽眼鏡;如工作環境會接觸到紫外線,便應戴上護目鏡;配戴合適度數的眼鏡;定期檢查眼睛等。

多款人工晶體可選

現時動手術為最有效治療白內障的方法。手術會為患者進行局部麻醉,並利用超聲波,將眼睛內渾濁的晶體分解成小碎片並吸走。術後傷口細小且毋須縫合,有助復元及減低術後出現散光的機會。若患者的白內障過於「成熟」,便須進行「白內障囊外摘除手術」。不論進行哪一種手術,醫生也會為患者植入人工晶體來改善視力。現時坊間有多款人工晶體供選擇,例如單焦距人工晶體、散光單焦距人工晶體「光學變焦」人工晶體、散光「光學變焦」人工晶體等,它們功能各異,患者可按需要及醫生的建議來選擇。

年輕患者對術後的視力要求較高,故多會選擇較精密的新式人工晶體,以助過濾藍光,改善老花及輕微的散光問題,提供較佳的視力,減低對眼鏡的依賴。一般來說,手術後大多可於即日回家;術後的一星期應戴上眼罩,以及避免大力咳嗽;日常忌揉擦及擠壓眼睛;提舉重物時亦要小心。如眼睛不尋常發紅、疼痛,應盡快求診。

小朋友使用手機、ipad時的藍光亦有機會影響視力。
小朋友使用手機、ipad的藍光亦有機會影響視力。
余泓翰眼科專科醫生
余泓翰眼科專科醫生

簡介︰余泓翰眼科專科醫生,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曾任港大榮譽助理教授,及曾於屯門醫院、瑪麗醫院和明愛醫院眼科部任職。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