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自我檢測濕氣指標
而家啲天氣陰陰濕濕,老人家都會叫啲後生叫飲啲袪濕茶,或者袪濕嘅湯水。究竟咩叫做「濕」?點解要「袪濕」?簡單嚟講,「濕」就係滯留喺體內嘅多餘水份。咁要點先知自己濕氣重唔重呢?唔駛睇醫生嘅! 喺自己嘅身體上一樣有跡可尋!
自我診斷方法
起床時—看感覺
清晨如廁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否粘在馬桶上,一箱水還沖不凈。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次就夠了,如果三五次反覆擦也擦 不凈,(這就是問診單上為什麼要問大便的原因)亦即說明體內有濕氣。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正常的大便是香蕉形,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這是脾虛的重要標誌,很多人都有)總有排不凈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 積留在體內,則百病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