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多多煲仔飯
1. 油多

2. 飯多
由於要煮出 煲仔飯 需用上一定大小的瓦煲,而快餐店及茶餐廳一般都會用上兩碗多白飯的分量,一碗白飯約有220kcal,而兩碗即是440kcal。以成年人計算,每餐分量應在約一碗至碗半之間,而衞生署的建議分量是每日三至六碗內,所以兩碗多飯本身已經過多,還未計飯已經在烹煮過程中「索」了食材油分,其熱量絕對遠超於此,如果一人獨食到煲底,單是白飯的分量就已經遠遠超標。

3. 太鹹
一般餐廳的 煲仔飯 豉油多數會較為淡味,可能會採用 煲仔飯 專用的甜豉油,或者用水溝淡,同時會加入味精及糖,當中的鈉質也不容忽視。每100克甜豉油就有3,800毫克鈉,比普通豉油的5,757毫克只是差了約2,000毫克,所以很多人也因為味淡而不自覺落得更多。而說到鈉質,當然不得不提加工過的醃製食品,一向大受歡迎的臘味就是其表表者,它除了高脂之外, 同時亦高鈉質, 每100克臘腸就有1,420毫克,而臘肉就有763.9毫克。其他配料如鹹鴨蛋每100克有2,706毫克,而鹹魚就有5,350毫克,更為驚人。

4. 飯焦
曾有人說過 煲仔飯 的精粹在其飯焦。無錯,飯焦甘香脆口,不少人吃煲仔飯其實正為了這幾啖精華,它在底層索盡餸菜精華,其油分及鈉質含量比一般飯高,所以熱量也相對地高。Carmela表示,當食物被燒焦後,碳水化合物的結構會因熱力而改變,會釋出致癌物質。長時間及大量進食有機會患上癌症,而且更不容忽視飯焦在脂肪方面影響。

5. 少菜
煲仔飯內幾乎冇菜,頂多得三兩條做裝飾, 纖維量嚴重不足。Carmela指,成人每日需要六至八兩菜一日,約一碗至一碗半熟菜。每餐最少要半碗以上,患有糖尿及心血管病的人需要增加分量。而在吃 煲仔飯 的時候,她建議額外多加一碟灼菜,以補充 煲仔飯 內的纖維不足,而且更可以增加飽肚感,減少 煲仔飯 的食用分量,叫一煲可以多人分享食用。

下頁:營養師醒你識食貼士
營養師識食貼士
1. 避食加工肉類
加工肉及醃製食品鈉質較高,應盡量避免選擇。但如果想保持 煲仔飯 的風味不減,可以選擇臘味配以其他食材,如臘腸配雞,仍保持原有風味。由於臘味的味道較濃,只要斬件或切開已經有濃味揮發,所以可以酌量減少分量。

2. 選冇骨肉及去皮
肉類一般脂肪多,如豬肉餅多數都會加入肥肉打,脂肪頓時倍增,若選擇牛肉或肉片會較少脂肪。另外,一些以蛋白質為主的肉類食材也較為低脂低熱,如魚、鱔、田雞及雞肉等,但要注意的是,最好去掉皮及不連骨,因為帶皮和帶骨的肉脂肪會比一般多。同時要留意高膽固醇的海鮮,避開魷魚、蝦膏及魚頭等。
pay people to write coursework
…best website write essays online. coursework essays. buy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nline. pay people to write papers. sample motivation essay for ad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