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後調理補血:中醫14大食療湯水+飲食注意事項
廣告
【月經後調理補血】月經中後期容易出現疲倦、腰痠、失血過多等情況。女生應好好把握經後的黃金七日,做好補血補鐵的工作,就不怕經後面無血色嚇親人!尤其月經週期不穩者,更應好好補補身!以下有7款由中醫師推介,補血補氣的食材,女士們一於試試!
延伸閱讀:中醫推介月經後7款食療湯水
原文刊於:新假期|圖片:新傳媒資料室資料、鄭小b之成長日誌|資料來源:註冊中醫師許懿清
中醫推介月經後補氣血食物
1. 紅棗補養身子
原粒吃比沖水喝更有效。建議血虛、平日面青口唇白的女士,在月經後數天每天吃5粒,熱氣人士則每日吃3至4粒即可。另外也可以紅棗、金針、雲耳蒸雞,補而不燥,有效補養身子。

2. 雞肉補血補身
屬滋補食物,可蒸、燜煮或煲老火湯。建議用黑雞煲紅棗杞子椰子湯,產後及經後都適宜飲用,補血又補身。留意較熱氣或患傷風感冒人士不宜喝老火雞湯。

3. 牛肉 鐵質豐富
鐵質豐富,經後數天宜多吃牛肉、牛扒或喝牛肉湯,有補血之效,令面色變好。

4. 杞子 明目補血
可滋補肝腎、明目、補血,可配紅棗、金針、雲耳蒸雞,老少咸宜,適合經後或坐月時食用。

5. 參茶 補中益氣
平日行樓梯易氣喘、經期時感到份外疲累的人,經後宜喝參茶,補中益氣,有效改善氣虛問題,平日可以2至3片高麗參燉湯,早上空肚喝效果更好,亦有提神功效。

6. 黑豆 助氣血流暢
有補腎養顏、護膚、養頭髮功效,雖不能直接補血,但有助身體氣血流暢。可以黑豆、紅皮花生、紅豆煲糖水或湯水,除有助經後補血外,一家大細也合用。


(圖片來源:鄭小b之成長日誌)
月經後3大迷思
月經後是否需要補養? 想補養身子、令面色皮膚更好的話,月經後數天是最適宜進補的時機,有助身體復原,為下一個經期作準備。吸收足夠營養,五臟六腑及氣血才會好,令經期順暢及定時。如不妥善補養,身體好及年輕的女士不會有大問題,但身子較差的人若長期疏於補養的話,到年紀大、更年期或想生育時,就可能會有問題浮現。
2. 經後不宜吃甚麼食材?
最好少吃濃味、肥膩、過甜、過鹹、過於寒涼或燥熱的食物,建議吃中性、微溫的食材。如身子較差,建議來經及經後,每日3餐之中至少一餐吃飯,不要因為怕肥而不吃,才能補養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