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詠儀

51歲袁詠儀被譽為「港版柯德莉夏萍」 網民留言炮轟:一啲共通點都冇

娛樂

廣告

日前英文報章《南華早報》發佈一篇文章以介紹袁詠儀為題,讚揚其在演藝界的成就,標題更形容袁詠儀為香港電影界的柯德莉夏萍 (Audrey Hepburn)。不過網民就唔太認同呢個比喻,認為袁詠儀同柯德莉夏萍除咗曾經都剪短過頭髮之外,一啲共通點都冇!

袁詠儀獲《南華早報》譽為「港版柯德莉夏萍」

《南華早報》早前發佈的文章以袁詠儀為題材,講述袁詠儀入行以來雖然以「難以合作」馳名,不過就有演技搭夠,一度被評論家激讚天生不同於其他香港女演員。該文章更形容袁詠儀為「港版柯德莉夏萍」,稱讚袁詠儀所飾演的角色性格都直言不諱、勇於爭取自己所追求生活和愛情,深深觸動當年保守的年輕女性觀眾。

袁詠儀 袁詠儀獲外媒譽為港版柯德莉夏萍
袁詠儀獲外媒譽為港版柯德莉夏萍(圖片來源:IG@anitayuenwy)
袁詠儀 報道中更特登提到袁詠儀喺《新不了情》入面嘅演出。
報道中更特登提到袁詠儀喺《新不了情》入面嘅演出。(圖片來源:《新不了情》劇照)
袁詠儀 柯德莉夏萍一直係萬人心目中嘅女神。
柯德莉夏萍一直係萬人心目中嘅女神。(圖片來源:電影《龍鳳配( Sabrina)》劇照)
袁詠儀 《南華早報》的文章引起熱議!
《南華早報》的文章引起熱議!(圖片來源:SCMP截圖)

網民留言炮轟:頂晒籠都係似夏萍

雖然《南華早報》高度評價袁詠儀為「港版柯德莉夏萍」,不過網民就不太認同,紛紛湧至《南華早報》的FB專業留言抗議。有網民留言表示柯德莉夏萍的作品均為經典之作,至今仍獲學者鑽研及學習;在日常生活方面,柯德莉夏萍晚年從事人道主義工作,更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袁詠儀雖然曾經係港姐冠軍,遠遠比不上柯德莉夏萍,兩人不應該拿來作比較。

袁詠儀
(圖片來源:網民留言截圖)
袁詠儀
(圖片來源:網民留言截圖)
袁詠儀
(圖片來源:網民留言截圖)

其他網民亦紛紛留言附和:「曾經剪短頭髮就係夏萍,咁商天娥、吳君如都係啦」、 「唔好話柯德莉夏萍,夏萍姐佢都未及啦」、「寫文果個除左唔識字外,係咪仲有認知障礙?」、「頂晒籠都係似夏萍」「唔好侮辱夏萍姐」、「痴線,一個淨係掛住打麻雀既女人都可以有人咁樣幫佢寫野」等。

袁詠儀
(圖片來源:網民留言截圖)
袁詠儀
(圖片來源:網民留言截圖)
袁詠儀
(圖片來源:網民留言截圖)
袁詠儀
(圖片來源:網民留言截圖)
袁詠儀
(圖片來源:網民留言截圖)

經常全身名牌 大曬滿櫃Hermès手袋

此外,有網民狠批指:「她只關心衣櫥裡還需要收藏多少個愛馬仕包包。」事實上,袁詠儀最愛Hermès已是街知巷聞,不論是比股票更保值的 Birkin Bag還是Hermès入門版的 Her bag或Garden Party,甚至是罕見的Hermès限量版手袋款式,靚靚通通都有入手,其Hermès手袋藏袋量,十足一個珍藏庫,以數量來說,相信家中亦要騰出一間房間擺放她的至愛。

袁詠儀 靚靚入手的Hermès全部價值不菲,這個鱷魚皮手袋非常罕見。
靚靚入手的Hermès全部價值不菲,這個鱷魚皮手袋非常罕見。(圖片來源:IG@anitayuenwy)
袁詠儀 靚靚全身都是名牌,當然所拎的手袋,一定是她心愛的Hermès。
靚靚全身都是名牌,當然所拎的手袋,一定是她心愛的Hermès。(圖片來源:微博視頻截圖)
袁詠儀 靚靚陪Chilam返內地開工,在機場外把Hermès手袋放於其他行李上,左摷右摷!
靚靚陪Chilam返內地開工,在機場外把Hermès手袋放於其他行李上,左摷右摷!(圖片來源:微博視頻截圖)

傳聞家中擁半億Hermès

早前有傳靚靚在酒店隔離後,立即奔去Hermès購物,大手入貨買下6個手袋及16件衣服,十分誇張!不過,靚靚隨即便在微博澄清指:「沒有,沒有,澄清沒有,不可能有6個包,都是小錢包,那(哪)有16件衣服,6件衣服都沒有,是帽子。不要誇張,不然不能入家門,謝謝!」可是,靚靚每次現身,總會孭著不同款的Hermès手袋,就像人肉Hermès騷一樣,可見其家中的珍藏難以統計,更曾有人估計張智霖送給老婆的Hermès手袋,總值已超過2,000萬元,加上靚靚自掏腰包的,更是不計其數,所以網民估計其家中Hermès的價值,已超過半億。

袁詠儀 靚靚陪Chilam北上開工,順便與章子怡、容祖兒等人聚舊。
靚靚陪Chilam北上開工,順便與章子怡、容祖兒等人聚舊。(圖片來源:微博@袁詠儀靚靚)
袁詠儀 Chilam是愛妻號,有傳他過去送給靚靚的Hermès袋已超過2,000萬元。
Chilam是愛妻號,有傳他過去送給靚靚的Hermès袋已超過2,000萬元。(圖片來源:微博@袁詠儀靚靚)

撰文:東方新地圖片來源:IG@anitayuenwy、網民留言截圖、微博@袁詠儀靚靚、電影《Sabrina》劇照、《新不了情》劇照資料或影片來源:原文刊於東方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