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煩惱|3招告別水腫 中醫教你1習慣輕鬆擺脫腫脹困擾
廣告
水腫煩惱|炎炎夏日,你是否也常被「水腫」困擾?早上起床臉部浮腫、下午雙腿沉重、鞋子突然變緊,這些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中醫認為,水腫與體內水液代謝失衡密切相關,今天就讓我們用中醫智慧來解決這個惱人問題。
中醫將水腫歸因於「脾、肺、腎」三臟功能失調。當這些臟腑無法正常運作時,就會導致「濕邪」滯留體內。常見三種水腫體質:
脾虛型:全身浮腫、按壓凹陷,伴隨疲倦乏力、食慾差
腎陽虛型:下肢腫脹明顯,伴有腰痠、畏寒怕冷、夜尿頻繁
肺氣虛型:頭面部浮腫,容易感冒、氣短、面色蒼白
水腫煩惱 5分鐘穴位消腫術

中醫穴位按摩是改善水腫的天然良方,每天花5分鐘按壓這些關鍵穴位:
1)水分穴(肚臍上1寸):促進新陳代謝、行氣利水
按法:用食指按壓2-3分鐘
2)湧泉穴(腳底前1/3凹陷處):補腎利水、消除全身水腫
按法:用拇指按壓10秒後放開,重複3-5分鐘
3)三陰交穴 (腳踝上4指寬):調理內分泌、健脾利濕
按法:輕按2-3分鐘,每日1-2次
4)陰陵泉穴 (膝蓋內下方凹陷處):消除下肢水腫、健脾化濕
按法:用拇指按壓2分鐘
5)足三里穴 (膝蓋外側凹陷處往下3寸):健脾排濕
按法:按壓2-3分鐘,每日1-2次。特別提醒孕婦應避免按壓三陰交穴。
陳皮茯苓茶
材料:陳皮5g、茯苓2g
功效:健脾利濕、化痰,消水腫
做法:熱水沖泡5分鐘即可

蘇安莎中醫診所駐診醫師,香港大學中醫學碩士(針灸學),專治內科、婦科、皮膚科。)
醫師重要提醒事項
• 按摩時力道適中,有痠脹感即可
• 孕婦避免按壓三陰交穴
• 若持續水腫應就醫檢查
資料由蘇安莎中醫診所及註冊中醫師吳琬琪提供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蘇安莎中醫診所官網、吳琬琪 註冊中醫師
蘇安莎中醫診所駐診醫師,香港大學中醫學碩士(針灸學,專治內科、婦科、皮膚科。
蘇安莎中醫診所駐診醫師,香港大學中醫學碩士(針灸學,專治內科、婦科、皮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