袪濕食材

袪濕食材|中醫:8款排濕消暑食材+2類食物要避免+不怕水腫精神差

家事達人

廣告

袪濕食材|每到潮濕季節,許多人常感到身體沉重、精神不濟,甚至出現水腫、消化不良等問題,這可能是體內濕氣過重所致。李培碩醫師認為,濕氣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適當調整飲食,選擇「祛濕食物」,能幫助身體排除多餘濕氣,讓體質逐漸改善。以下從適合吃的溫補與清熱食材,以及需避免的食物類別,帶你輕鬆打造祛濕飲食計畫!
袪濕食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4款袪濕食材|溫熱性食物

李培碩醫師建議,濕氣重的人可適量攝取溫熱性食物,幫助促進血液循環、驅散體內寒濕。

袪濕食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的功效,能改善因濕氣引起的消化不良,建議可煮薑茶或入菜調味。

袪濕食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羊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適合體質虛寒者,但需注意適量,避免過於燥熱。

袪濕食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紅棗:補中益氣、養血生津,可搭配粥品或湯飲,增強脾胃功能。

袪濕食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雞肉:溫中益氣、強筋健骨,是平補的好選擇,適合燉湯或清蒸食用。

這類食材能提升身體陽氣,減少濕氣滯留,尤其適合容易手腳冰冷、氣血不足的人。

袪濕食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4款袪濕食材|清熱食物

若體內濕氣伴隨熱象,如口乾舌燥、長痘痘等,則可選擇清熱利尿的食材,幫助代謝濕氣。

袪濕食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綠豆:清熱解毒、消暑利尿,適合煮成綠豆湯,但脾胃虛弱者不宜過量。

袪濕食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苦瓜:清熱祛暑、涼血利尿,可涼拌或快炒,適合夏季濕熱體質者。

袪濕食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西瓜:清熱解暑,但性質偏寒,脾胃虛寒者應少量食用。

袪濕食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蓮子:益腎固精、補脾止瀉,可燉湯或煮粥,適合長期調理脾虛濕盛問題。

這類食物能幫助身體清熱祛濕,但需注意個人體質,避免過度寒涼傷脾胃。

2類食物|減少食用:生冷油膩,濕氣加重

除了多吃祛濕食材,也需避開容易加重濕氣的食物,以免前功盡棄。

袪濕食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生冷食物:如冰品、冷飲、生魚片,會損傷脾胃陽氣,影響水濕代謝。

袪濕食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油膩重口味:如炸物、辛辣刺激食物,易生內熱,阻礙濕氣排出。

祛濕並非難事,只要從日常飲食著手,多攝取溫補或清熱的食材,並減少生冷油膩的飲食習慣,就能逐步改善體內濕氣問題。搭配適度運動與規律作息,讓身體輕盈起來,遠離黏膩悶重的困擾!

消料來源:中醫轉骨李培碩醫師

撰文:中醫轉骨李培碩醫師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資料或影片來源:中醫轉骨李培碩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