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風儲糧

5個打風儲糧貼士 小心7種隔夜放毒食物 打風仍能在家吃住家飯

家庭生活

廣告

打風儲糧|樺加沙殺到,有指這個超強颱風會打足兩三日,早前超市、街市已現搶購潮。這個很多太太都買餸儲糧以防打風、落雨要出街。很多人都會選擇一星期到街市買一次餸, 食材一keep要keep幾日,買餸儲糧變得很講究,很有技巧。不想吃壞肚子,食物中毒,就要留意以下打風儲糧的貼士。那些食材耐放一點?那些食材擺隔夜會放毒?一一拆解。
打風儲糧 (圖片來源:AI生成圖片(示意圖))
(圖片來源:AI生成圖片(示意圖))

樺加沙攻港 列為超強颱風

超強颱風樺加沙預計將於周三(24日)最靠近本港,帶來重大威脅。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蔡振榮今早(22日)在電台節目中表示,天文台將於中午12時20分掛起一號戒備信號。本港天氣將於明日(23日)下午急劇惡化,周三普遍吹烈風至暴風,離岸及高地風力甚至可能達颶風級別。蔡振榮提醒市民注意風暴潮,指沿岸水位可能與2017年天鴿和2018年山竹襲港時相若,需有心理準備當年曾受水浸影響的地區,在這次風暴期間亦可能出現水浸,呼籲市民盡快做好防風及防水浸的準備。

打風儲糧 (圖片來源:AI生成圖片(示意圖))
(圖片來源:AI生成圖片(示意圖))

打風儲糧留意7種隔夜放毒食物

就算出動到最強武器—保鮮紙,有些剩菜、剩飯也是不能吃的:

打風儲糧 (圖片來源:示意圖,AI生成圖片)
(圖片來源:示意圖,AI生成圖片)

一、湯
湯最好的保存方法是湯底不要放鹽之類的調味料,煮好湯用乾淨的勺子勺出當天要喝的,喝不完的,最好是用瓦鍋存放在冰箱裡。因為剩湯長時間盛在鋁鍋、不銹鋼鍋內,易發生化學反應,應盛放在玻璃或陶瓷器皿中。

打風儲糧 (圖片來源:示意圖,AI生成圖片)
(圖片來源:示意圖,AI生成圖片)

二、魚和海鮮
魚和海鮮隔夜後易產生蛋白質降解物,會損傷肝、腎功能。

三、散裝滷味
散裝滷味是要當天吃完,不可隔夜的。從食品安全角度講,這是不衛生的,可能的話最好不要吃隔夜糟貨。食品專家提醒,即使放在冰箱裡的食物,也並非絕對“保險”。冰箱裡易孳生黴菌,還有嗜冷菌等。

打風儲糧 (圖片來源:示意圖,AI生成圖片)
(圖片來源:示意圖,AI生成圖片)

四、茶
隔夜茶因時間過久,維生素大多已喪失,且茶湯中的蛋白質、醣類等會成為細菌、黴菌繁殖的養料。

打風儲糧 (圖片來源:示意圖,AI生成圖片)
(圖片來源:示意圖,AI生成圖片)

五、綠葉類蔬菜
由於部分綠葉類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類,煮熟後如果放置的時間過久,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鹽便會還原成亞硝酸鹽,有致癌作用,加熱也不能去除。

六、銀耳
因為不論是室內栽培的銀耳還是椴木野外栽培的銀耳都含有較多的硝酸鹽類,經煮熟後如放的時間比較久,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鹽會還原成亞硝酸鹽。

打風儲糧 (圖片來源:AI生成圖片,示意圖)
(圖片來源:AI生成圖片,示意圖)

七、雞蛋
如果雞蛋沒有完全熟透,那麼未熟​​的蛋黃隔夜之後食用,在保存不當的情形下,營養的東西容易孳生細菌,造成例如腸胃不適、脹氣。但是如果雞蛋已經熟透,而且以低溫密封保存得當,一般沒有問題。

打風儲糧 (圖片來源:示意圖,AI生成圖片)
(圖片來源:示意圖,AI生成圖片)

買餸儲糧貼士

。雖然減少外出,但都要買餸,有人會上網買餸,等食材速遞上門,十分方便。但亦有很多主婦喜歡親力親為,而且親自買餸,不用夾運輸,即買即煮。但打風就要儲糧了。

1)選購耐放食材

南瓜、番茄、紅蘿蔔、番薯、薯仔等,在室溫下存放也能保存幾天。

2)按食材耐放時間判斷食用的先後次序

綠色菜葉類食材要先吃,才到瓜菜類。

3)保存蔬菜不要洗

蔬菜洗了後,濕潤的環境容易滋生細菌,加上有些蔬果表面有一層不受微生物侵害的蠟質,倘若洗走了,細菌更容易進入蔬果,以至變質。同時,記得挑走爛了的部份,以免把細菌傳開。

打風儲糧 (圖片來源:示意圖,AI生成圖片)
(圖片來源:示意圖,AI生成圖片)

4)盡可能不買散裝凍肉

凍肉已經公開地在超市、街市存放,當回家後,又再冰櫃,有機會吸入雪櫃味或產生異味。因此真空包裝較好。

5)以密實袋保儲為佳

醃肉不怕漏汁,又封密的包裝,不怕食材吸收雪櫃味。

雞翼食譜簡單煮法17款:最快半個鐘就有得食!港日西式口味都有!
早餐食譜|9大簡單快捷早餐提案 玉子燒多士三文治快速完成
早餐懶人包|返學早餐懶人包 10分鐘嘆奄列 雲朵太陽烤厚吐司
乳酪食譜|營養師推薦6款乳酪食譜+3個挑選乳酪小貼士

撰文:Sunday Kiss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AI生成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