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援2023

綜援資格|2024金額、申請教學、入息審查、半糧/雙糧發放日期|附計算方法

家庭生活

廣告

綜援2023|綜援全名綜合社會保障援助,主要向有需要的個人及家庭提供經濟援助,使他們的入息達到應付生活水平的援助。綜援金額多少?一人或60歲長者有什麼申請資格?半糧或雙糧要幾耐收到?一文為你解釋清楚綜援2023入息審查、資產上限等詳情。

傷殘津貼2023 生果金及長者生活津貼

綜援2023

綜援2023最新消息
綜援2023援助金類別
綜援2023申請資格
綜援2023申請方法
綜援2023金額


綜援2023|發放多半個月金額綜援

《財政預算案2023》宣佈,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

回到目錄

綜援2023|援助金類別

援助金大致可分三類﹕

標準金額

不同類別的受助人可獲不同的標準金額,以應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補助金

補助金
長期個案補助金 有年老、殘疾或經醫生證明為健康欠佳成員的受助家庭,如連續領取援助金達12個月或以上,可按家庭中這類合資格成員的人數,獲發每年一次的長期個案補助金,作為更換家居用品和耐用品之用。
單親補助金 單親家庭每月可獲發單親補助金,以顧及單親人士獨力照顧家庭所面對的特別困難。
社區生活補助金 非居於院舍而年老、殘疾、經醫生證明為健康欠佳的受助人或年齡介乎60至64歲身體健全的成人受助人,每月可獲發社區生活補助金,為他們留在社區生活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交通補助金 年齡介乎12至64歲並經醫生證明殘疾程度達100%或需要經常護理的嚴重殘疾人士,每月可獲發交通補助金,以鼓勵他們多些外出參與活動,從而促進他們融入社會。
院舍照顧補助金 居於非資助院舍而年老、殘疾或經醫生證明為健康欠佳的受助人,每月可獲發院舍照顧補助金,以減輕他們的院費負擔。
就業支援補助金 年齡介乎60至64歲而身體健全的成人受助人,每月可獲發就業支援補助金,以鼓勵他們投入勞動市場及持續就業。

特別津貼

申請人可獲發特別津貼,以應付個人或家庭的特別需要,例如租金、水費及排污費、電話服務相關的開支、眼鏡費、學費及其他教育費用、醫生建議的膳食、醫療及康復用具等支出。

特區護照續期 綠置居 綜援
(圖片來源:社會福利署)

回到目錄


綜援2023|申請資格

居港規定

申請人必須﹕
(i) 是香港居民;
(ii) 取得香港居民身份不少於一年;及
(iii) 在取得香港居民身份後,在香港總共居住滿一年。

入息審查

申請人必須通過入息及資產的審查﹕
入息審查 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每月可評估的總入息必須低於他們在綜援計劃下所認可的每月需要總額。
資產審查 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所擁有的資產*(包括土地/物業、現金、銀行存款、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年金計劃的投保保費金額/退保金額、股票及股份的投資及其他可變換現金的資產)總值不得超過本署所定的限額
* 包括在香港、澳門、內地或海外所擁有的資產

身體健全成人的附加準則

15至59歲身體健康正常的申請人,如失業或每月從工作中所賺取的入息或工作時數少於本署所定標準,必須積極地尋找全職工作及依照本署規定參加自力更生支援計劃

特區護照續期 綠置居 綜援
(圖片來源:社會福利署)

回到目錄


綜援2023|申請方法

  1. 親自前往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
  2. 電話、傳真、電郵、郵遞或網上表格
  3. 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回到目錄


綜援2023|金額

不同綜援類別可獲不同援助金額:

類 別 標準金額(每人每月以港元計)
單身人士 家庭成員
65歲或以上的長者
健全/殘疾程度達50% 4,060 3,820
殘疾程度達100% 4,905 4,335
需要經常護理 6,900 6,325
65歲以下而健康欠佳/殘疾的成人
健康欠佳/殘疾程度達50% 4,060 3,820
殘疾程度達100% 4,905 4,335
需要經常護理 6,900 6,325
殘疾兒童
殘疾程度達50% 4,565 3,970
殘疾程度達100% 5,410 4,840
需要經常護理 7,400 6,830
單身人士 有不超過
2名
健全成人/
兒童的家庭
有3名
健全成人/
兒童的家庭
有4名或以上
健全成人/
兒童的家庭
65歲以下的健全成人
單親人士/須照顧家庭人士 3,100 2,805 2,485
其他健全成人 2,855 2,545 2,295 2,050
健全兒童 3,440 2,845 2,550 2,280

回到目錄

資料來源:社會福利署

申請綜援有什麼資格?

綜援全名綜合社會保障援助,主要向有需要的個人及家庭提供經濟援助,使他們的入息達到應付生活水平的援助。即看:申請綜援資格

綜援金額多少?

不同綜援類別可獲不同援助金額,一人綜援金額為…詳情請看,而60歲長者…詳情請看

圖片來源:社會福利署資料或影片來源:YouTube@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