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子宮肌瘤長達40厘米 堅持懷胎至35週終順利剖腹產子
子宮肌瘤對普通女性的影響可大可小,更何況是對一名懷孕中的女性。台灣一名孕婦發現體內長有長達40厘米的子宮肌瘤,婦產科醫生一度懷疑是惡性腫瘤,並指出該肌瘤有機會影響孕婦以及胎兒健康。然而,孕婦與丈夫堅持繼續懷胎,最終在第35週順利誕下寶寶,子宮肌瘤亦在產後2個月被切除。
撰文:Christie|圖片:新傳媒資料庫|資料來源:台灣婦產科醫生施景中
台灣婦產科醫生施景中早前於Facebook發帖,分享他為一名患有子宮肌瘤的孕婦剖腹產子的經歷。該名孕婦當時因呼吸困難及發燒而被送往急症室,考慮到施醫生曾有類似的診症經驗,孕婦被轉介至他手上診治。從超聲波下觀察,他看到孕婦的子宮肌瘤的型態與一般不同,懷疑屬惡性子宮肌肉瘤。雖然磁力共振掃描(MRI)報告顯示,上述現象應該是因子宮肌瘤的腐爛退化造成,但由於欠缺病理學化驗,他亦不敢妄下定論。

孕婦患子宮肌瘤仍堅持懷胎
施醫生表示,因為孕婦的子宮肌瘤太大,胎兒在這麼小的空間裡難以成長,或會在稍微長大一點後,因撐不下去而流產。面對這個情況,施醫生提出了三個處理方法,可是每個方法都各有風險,他亦直言「我一點把握都沒有」。第一,因這是孕婦的第一胎,假若因擔心屬惡性腫瘤,而讓她放棄胎兒及切除子宮肌瘤,有機會令她無法再懷孕;第二,假若為了保住胎兒而在懷孕時開刀切除子宮肌瘤,孕婦有很大機會因傷口太大,在懷孕中途出現子宮破裂;第三,假若不做任何事,胎兒或會極度早產,更有可能出現併發症。不過面對如此困局,夫婦倆仍願意冒子宮肌瘤屬惡性的可能,繼續懷下去。

子宮肌瘤長達40厘米 孕婦終順利剖腹產子
由於孕婦的肚子被一個巨大如山的腫瘤壓著,導致懷孕時腹壓太高,難以進食,甚至連平躺都會呼吸困難,體重更不升反跌,令施醫生一度懷疑是惡性腫瘤所致。而他本來與夫婦倆討論,於懷孕第28至32週、胎兒相對成熟時提早剖腹取出,以減低風險。不料孕婦狀況後來漸入佳境,至35週才剖腹產子,而當時體內的子宮肌瘤已長到40厘米以上,整個肚子都是腫瘤,可想而之這位準媽媽有多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