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要食得精明-預防骨質疏鬆
撰文:康仔|圖片:SHUTTERSTOCK
藥物影響鈣質吸收
不過需要注意的就是,有不少藥物會影響骨骼密度。例如治療不同敏感徵狀或哮喘的類固醇類藥物,長期使用會降低骨質密度,所以最好在服食藥物前,要先咨詢醫生,了解清楚藥物對骨骼的影響。奶豆品強身健骨半公升牛奶已經含鈣300毫克,當中成份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乳酸、礦物質及維他命,可以促進鈣的消化和吸收。牛奶中的鈣質是特別易於人體吸收,因此,牛奶是應該作為日常補鈣的主要食品,而其他奶類製品如乳酪、奶酪、芝士,都是可以作為日常攝取鈣的來源。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同時含鈣量也很高,單是500毫升的豆漿就含有120毫克鈣質,而150克的豆腐含鈣更有高達500毫克,其他豆製品也是補鈣的良品,例如腐皮,所以豆製品是十分可靠的補鈣來源。
不過豆漿需要反覆滾煮七次,才能夠食用,而豆腐則不可與某些蔬菜同吃,比如菠菜,因菠菜中含有草酸,兩者一起食,草酸和鈣會結合成草酸鈣結合物,會嚴重妨礙人體對鈣的吸收,,但豆製品若與肉類同烹,則會味道可口,營養豐富。香港三面環海,海產豐富,以魚類或海鮮去吸收鈣亦是一個可行的選擇,其中海帶和蝦殼是相當高鈣的海鮮產品,每天食用約25克,就輕鬆可以補充300毫克鈣質,並且它們還能夠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
煮骨湯可補鈣?
海帶與肉類同煮或是煮熟後涼拌,是不錯的美食。蝦殼中含鈣量更高,25克蝦殼就含有500毫克的鈣質,所以用蝦殼做湯或做餡料都是日常補鈣的不錯選擇。但大家要注意,如有海鮮敏感的人士要小心食用不同的海產製的補鈣食品。
大家更不可以忽視平日食用的肉類骨頭等,因為動物骨頭裏百份之八十以上都是鈣質,但是骨頭不溶於水,難以吸收,所以飲豬骨湯並不能補鈣!
製作成食物時可以事先將骨頭敲碎,再加醋後用文火慢煮,將鈣質熬出溶於湯汁中。在進食時去掉湯上浮油,加點蔬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鮮湯。其實魚骨也能補鈣,但要選擇合適的做法,如炸魚、炆酥魚都能使魚骨酥軟,更方便食用,可以有助鈣質吸收,效果和煮魚骨湯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