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法5招讓小朋友睡足 快高長大 培養好脾氣
撰文︰Esther |圖片︰Shutterstock、新傳媒資料庫 |編輯:Ruby
5招入睡法 讓孩子乖乖入眠
小朋友精力旺盛,好像不用休息。晚上要子女乖乖上床瞓覺,往往是一場很大的考驗!掛住玩,掛住看電視,不肯乖乖上床,就算上床了,都是上網,玩手機。眼看如此情況,爸媽更需要從入睡法入手,孩子瞓得好,對學習、成長都有幫助!

入睡法1. 與孩子建立睡眠儀式感
父母可以在孩子睡眠時間前製造習慣,有言3日可以培養一個習慣,那麼爸媽就花點時間與孩子一起製造自家的睡眠儀式。例如睡前親子共讀、睡前交流、聽音樂等等。每夜進行這些活動時,就代表了睡眼時間到了,提醒孩子要收拾心情準備睡覺。

入睡法2.安眠小物增安全感
有時孩子難以入睡是因為感到孤獨,欠缺安全感。所以,有些小孩總是想跟着父母一起睡,因為爸媽在側可以讓孩子感到安全。不過忙碌的父母怎能天天陪睡。於是我們可以找一些安眠小物陪孩子入睡,洋娃娃、毯子、手巾等。
入睡法3. 就寢時間表
睡眠時間時時變,時早時遲,也會阻礙孩子入睡。早睡那夜,可能會輾轉反側,於是孩子諸多拖延。但如果父母定下睡眠時間,有規律一點,天天有固定的睡眠時間,孩子自然就培養出一個良好的作息時間。

入睡法4.讓孩子靜下來
孩子于願入睡,總會諸多理由。就算讓他們上床了,又會不斷找一些話題嚷着父母回應。作為父母,有時要強硬一點,孩子不斷說話,會讓他們分心,有機會愈講愈精神。所以爸媽就最好不要回應他們了,不要讓對話繼續下去。簡單回應一下,清楚地對他們說「你該要睡覺喇!」
入睡法5. 孩子上床前確認做完所有事情
孩子不想睡,就會找事做,嚷着飲水,要上多次廁所,我要拿一點東西等等。為避免孩子有籍口,父母就要孩子先做完上述的行為,才讓他們入睡,自然孩子也能乖乖入睡。
宜睡10小時起
衞生署資料顯示,睡眠對兒童與青少年的生理發展和心理健康十分重要,持續睡眠不足可令精神難以集中、專注力下降、記憶力衰退和影響學業。根據早前的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結果顯示,香港小學生平日大約只有9小時的睡眠。雖然睡眠時間的長短是因人而異,亦隨年齡而有所減少,不過,一般建議學齡兒童和青少年每天應該最少睡10小時,幼兒每天則需要睡11至12小時,而嬰兒每天更需要睡16至18小時。

重質不重量
睡眠時數當然重要,同時更要留意睡眠質素。香港醫學會前會長、兒科專科醫生謝鴻興說:「有些兒童的睡眠時間足夠,卻經常有倦意或出現睡眠不足的徵狀,有機會是受到健康問題影響,如睡眠窒息症,或會出現嚴重的鼻鼾、出現間歇性的呼吸停頓等等,家長要加多留意並求診。」此外,有多方研究表示孩子容易會跟隨父母的作息時間,即是遲睡的媽媽,孩子一般都會晚睡,謝醫生指出成人需要的睡眠較孩子少,而事實上有很多事情處理而未能早睡,建議可提早孩子的晚飯時間,培養他們早睡早起及有規律的作息時間。

七大影響逐一數
以為小朋友睡少一點沒所謂?其實,睡眠不好會令讀書「讀唔入腦」,以及上課沒精神聽課,到頭來影響學習,更分分鐘賠上健康。今期,搜集了兒科醫生意見、多方研究及衞生署資料,認清兒童睡眠不足的壞處。
1.變矮仔矮妹
謝鴻興醫生指出睡眠時,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分泌是最旺盛的時候,若果正值發育兒童長時間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高發育,而睡眠充足及質素好,有助孩子長高。

2.易發胖
美國醫學研究表示睡眠不足會影響與食慾相關的荷爾蒙分泌和新陳代謝,讓人增加食慾,想吃宵夜,有機會增加攝取卡路里而引致肥胖。香港中文大學亦有研究指出,超重和肥胖的學童比正常體重的學童較早起床,其整體睡眠時間亦較短,引證了學生持續性短睡眠時間有較大的超重和肥胖風險。

3.學習力差
謝鴻興醫生表示,不論成人或兒童亦一樣,睡眠不足會精神差,影響日間的工作或學習表現,兒童感到有睡意,上課自不然較難專注聽課,學習力差,長遠有機會影響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