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壓力

工作壓力|雙職家庭面對生活及工作壓力 2件事認清生活快樂感

育兒

廣告

工作壓力|工作佔人們生活的大部份時間,在職父母在平衡家庭和工作時,會面對個人的心理、時間、職業前景等壓力的同時,還會受到家庭生計的影響。 IPT 精神科醫生指:「工作環境、工作性質都會很影響一個人的情緒。」要了解和釋放工作的情緒和壓力,讓日常生活和照顧家庭時情緒更穩定,便需要認清自己和工作所得的快樂感。
工作壓力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工作壓力|工作的收入 VS 工作的熱情

面對工作,他指:「畢竟工作佔了生活很大的部份,亦是收入的主要來源。所以才會有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這個建議。」但在現實社會,要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與否,也有很多現實的考慮,亦不一定是自己能夠操控。而研究顯示,除了工作性質外,其他因素也會很影響一個人工作的「快樂感」。

他舉例,上司態度、團隊之間的關係和支持、工時長短等等。所以開心和不開心、熱情和失去動力,並不一定是工作性質單一原因。若轉換工作環境,本身是一種適應。無論是適應工作,適應每日繁瑣的細節,建立新的同事關係,都是需要刻意經營,有時也會很累。

面對工作失去熱情時,他建議專注於工作開心的部份,讚美和感恩自己所得的部份,並將自己能夠做到的再發展,增加自我能力感和掌控感。如果經過一段時間,情緒也是受到工作影響,可能要考慮一下,這份工作是否長遠的工作。

工作壓力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工作壓力|工作+家庭佔據時間

工作佔據人生活大部份時間,在職家長的時間有機會都花費在工作和家庭。小編整理了以下一些資料,包括時間分配示例,幫助父母更了解面對的壓力。以下是一個典型雙職家庭一天的時間分配示例:

每日的時間分配
工作:8小時
通勤:1-2小時
家務和育兒:2-3小時
家庭娛樂和休閒:1-2小時
個人時間(運動、自我照顧等):1小時
睡眠:7-8小時

從上述分配可見,工作和家庭責任在一天中佔據了大部分時間。以一個典型的工作日為例,工作和通勤大約佔據了9-10小時,家務和育兒需要2-3小時,家庭娛樂和休閒1-2小時,睡眠7-8小時,以每項用最少時間計算,剩餘的5小時可用來進行個人活動或自我照顧。但對於家務和育兒是否只需2-3小時,而其他部份的用時又多少,則需要家長各自衡量。

工作壓力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工作壓力|雙職家庭是甚麽?

雙職家庭(Dual-Income Family),指的是家庭中的兩個主要成員(通常是夫妻或伴侶)都在外工作並賺取收入的家庭。這種家庭模式在現代社會中變得越來越普遍,特別是在經濟發展迅速、生活成本較高的地區。

工作壓力|6大在職父母的困難

在職媽媽和爸爸在育兒過程中面臨許多困難,這些困難可以分為幾大類:

時間管理
工作與家庭的平衡:在職媽媽需要同時處理工作和家庭事務,經常需要在工作和照顧孩子之間做出權衡,時間非常緊張。
缺少個人時間:工作和育兒的雙重負擔使得媽媽很難找到屬於自己的時間來放鬆或進行自我護理。

心理壓力
內疚感:很多在職媽媽會感到內疚,因為她們無法花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可能會擔心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

職業焦慮:在職媽媽可能會擔心自己的職業發展受到育兒的影響,尤其是在需要請假照顧孩子時。

身體疲勞
過度勞累:同時兼顧工作和育兒會導致身體的極度疲勞,長期的疲勞可能會影響健康。
睡眠不足:照顧小孩,尤其是嬰兒,可能會導致睡眠不足,影響工作效率和身體健康。

經濟壓力
育兒費用:育兒費用,包括托兒所、教育、醫療等,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對於家庭經濟會帶來壓力。
請假收入減少:在職媽媽可能需要請假照顧生病的孩子,這會影響收入。

支持系統不足
缺少家庭支持:如果家庭成員不能提供足夠的支持,在職媽媽需要獨自承擔更多的育兒責任。

社會支持不足:社會對於在職媽媽的支持系統可能不足,例如靈活的工作時間和充足的育兒設施。

職業發展
職業瓶頸:因為育兒需要,可能會錯過一些職業發展的機會,例如晉升、出差或培訓。
歧視與偏見:職場上可能存在對在職媽媽的偏見,認為她們不能全心投入工作,從而影響職業發展。

面對這些困難,在職媽媽可以通過尋求家庭和社會的支持,調整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尋找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以及注重自身的心理和身體健康,來減輕育兒的壓力。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