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膠爸媽」愛事事介入 養自卑、懶散小孩 3個情況代表爸媽真要放手
廣告
「擦膠爸媽」是什麼?擦膠爸媽往往看到孩子文字,總會自然地拿起擦膠擦走孩子字跡,請他一遍又一遍重寫,寫到理想中的一樣方可。看似追求完美,但當你成為孩子的「擦膠爸媽」,可能會為他們帶來影響,損孩子自信,養出懶散小孩。
擦膠爸媽愛糾正
擦膠在我們學習上很有作用,當我們寫錯輕輕一擦便能修正我們的失誤。甚至可以讓我們放心行文,不用擔心錯不能改。惟所有事情都不能過量,過度依賴擦膠,反而讓孩子變得求其,不小心又大意等情況。有時留下錯誤的痕跡未必是壞事,因為每當看到錯誤的標示,往往是一個提醒,提醒我們糾正,協助我們面對錯誤。然而有些父母接受不了不完美,往往希望孩子做到最好,於是稍有失誤,就要擦了重寫,一次不好,就寫第二次,第三次,寫到無可挑剔。 日子久了,就成了擦膠爸媽,結果為孩子的心理留下影響,影響他們的信心,甚至失去做事、學習的動力。
3個擦膠爸媽為孩子帶來的影響 附改善方法
1.做事欠效率
在香港的社會,事事講求效率,做事慢吞吞的會令孩子失去競爭力。由於橡皮擦父母,日常在家中多糾正孩子的錯誤,縱使是小錯,都不能接納。這樣的教法,也培養出孩子過度在意自己的表現。只要發現自己稍有寫得不好看,有一些筆畫不夠利落,就擦掉,一個字擦起碼3、4次才滿意,自然做功課、寫作業、考試也花上大量時間改正,於是很花時間。其實擦走錯誤不是問題,而是不要過分。為了減少孩子擦拭的次數,可以教孩子先把所有字寫好,最好才逐一用擦膠修正,有助提升效率,控制改正次數。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