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

玩轉腦朋友真實片 女生抗 抑鬱症

育兒

廣告

抑鬱症 、躁鬱症是甚麼?大家試代入動畫《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想像腦內代表五種情緒的阿樂、阿愁、阿躁、阿憎和阿驚失控, 抑鬱症 像只有阿愁,事事唉聲歎氣、負能量極強,而 躁鬱症 是阿樂和阿躁在打架,此刻過分hyper,下一秒火山爆發。剛考完DSE的張家慧,腦中的阿愁、阿樂和阿躁曾經一度失控,叫她險些困在絕路。

 

●撰文:Esther Ngan

親父拋妻棄女

「佢係黐線!」情緒病很普遍,可是許多人對它一知半解,認為患有 抑鬱症 是發瘋,生人勿近。小六時確診患有 抑鬱症 的張家慧大平反,表示成人、年輕人,甚至是小朋友的情緒都有機會出問題:「許多人,就算是我的家人都覺得我有情緒病就是黐線、神經病,其實只是出現一些事情而受到大打擊,當刻發生在不懂應對的階段,不是病,只是一個問題,當你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情緒問題自會好轉。」 抑鬱症 、躁鬱症過來人的家慧,靠自己的意志好起來。
人生難免有不順境、惶恐的時候,小時候的家慧遇上家庭問題。「生父在我一歲半多、兩歲時拋棄媽咪,我對他完全沒有印象,後來知道他因為重男輕女,曾經在我媽媽不知情下,掉我去兒童之家,媽媽非常嬲,立即接走我。後來無意中聽媽咪跟朋友對話,說過『如果家慧係男仔,我哋可能唔會搞成咁』,之後媽咪跟我講『以後你大個搵到錢,如果佢番嚟問你攞錢,你揼落鹹水海都唔好俾佢』,自小被灌輸憎恨親生父。」

抑鬱與躁鬱
兩者都是情緒病,本港超過三十萬人患上 抑鬱症 ,估計2020年,抑鬱症成為全球疾病第二位,僅次心臟病。而躁鬱症患者同時出現躁狂和抑鬱,躁狂時,情緒高漲興奮,滿腦子主意,無法靜止下來;但當抑鬱時,卻對所有事失去興趣,憂鬱悲觀。
資料來源:智友站@醫院管理局

兩母女相依為命

獨女的家慧多年來跟媽媽相依,正值她小四時,母親再婚,家庭轉變令她困在窮巷中。「繼父入來我家中,我完全不認識這個人,他是陌生人,我又分不清親情與愛情,心裏只覺得他跟我搶媽咪,他搶走我媽咪!雖然他很疼錫媽咪跟我,但細個不懂,覺得他與我分享媽咪,即使媽咪跟我說『佢唔係分享,係唔同,我對你嘅愛係唔會少』,可是,我一直想不透,加上一直覺得男人不是好人。而夫妻之間總有爭拗,我小時候不理解,當時我們住在劏房,一嗌交全世界都知道,他們又像是因為我而嗌交,我會躲在床角,總會很驚。」家慧回想那時已變得很保護自己、很敏感,睡在碌架床下層的她,會搵長布遮擋,即使邊位有隙也不行,找海報、貼紙封得密不透光,完全將自己與外界隔絕。

視繼父搶走母親

家慧小時候一直不開心,表示知道媽咪跟繼父拍拖時,已不滿,偷偷地跑到街上哭起來。「媽咪跟繼父結婚後,我的情緒變化很大,累積得愈多,人愈變得陰暗,我有一日回校跟社工說我就來爆發,社工及班主任有跟我和媽咪會面,但我依然不理解。那次之後,媽咪關心多了,有問我的意見,但我又覺得煩,可能正值叛逆成長階段,性格更加陰暗,不想留在家中,留在學校不斷參加課外活動,中學時跟好朋友外出玩,討厭屋企,覺得每個角落都是繼父爸爸的影子,不想他介入我的生活。」
心底知道後父很疼錫她,家慧表示由小到大只有他給零用錢,亦帶她外出吃飯,買生日禮物及送利事。「可是爸爸努力討好我,往往愈待我好,我就愈想走,反感和不領情。現時,想起昔日的我,非常內疚。他跟媽咪現已分開,但我仍會與他聯絡,維持父女親情。」

12歲確診抑鬱症

過來人家慧直言,有情緒病者大抵有同一想法:你不是我,不是處於相同處境,怎會明白?所有人都不會明白我。她一直羨慕別人有很好的家庭,很幸福。家慧12歲讀小六時,老師怕她有陰影,由社工轉介她看醫生。「心理醫生發現我想法很負面,很容易哭,不聽別人說話,擔心我的情緒有問題,再着我見精神科醫生。那時有 抑鬱症 ,控制不到自己,因委屈事而崩潰大哭,有閃過輕生念頭,可幸我怕高怕痛,沒有嘗試過坐天台、沒有自殘,改用逃避方式。」
中一開始吃抑鬱症藥,那時家慧很想用方法得到媽咪的關心及注意力,覺得病人要更多照顧,病又有特權,因為同學知道她有病,只是不知道是情緒病,可以明正言順早退遲返、不交功課等等。當時她用「病」逃避現實,不正視問題,中三那年最嚴重,家庭、校園生活、同學關係,學業多方面亦不好,她入醫院住精神科足有一星期。

家庭再破碎 躁狂抑鬱

中四那年,家慧有躁狂 抑鬱症 ,跟二次經歷家庭破碎有關。她說:「後父跟媽咪離婚了,其實明明是我想要的目的,不用再跟他分享媽咪,但我又胡思亂想,怕他覺得我踢走他而回來報仇,很多擔心,開始躲在家。加上吃藥後,一天可睡上二十小時,睡到下午兩時才回校,坐一小時走。那時開始情緒更為複雜,由抑鬱加多了躁狂感受。」她用簡易比喻來解釋,躁鬱症很兩極,心情大起大落如坐過山車,小事見到人跌倒都可以笑到反肚,笑後完全沒有energy,極度低落及空虛,控制不到自己的情緒。
「心理醫生跟我畫人屋樹畫、砌沙仔,這些所謂『治療』對我沒有用。醫生叫我畫畫,我反問醫生『你係咪想知個門窗開定關?女仔笑定喊?棵樹大定細?枯枝定開葉呀嘛?』我早知砌沙仔情景想反映內心憧憬或表示有困難。Treatment對我無意思,後來只傾偈也沒用,總會很多藉口給自己,而吃藥對我而言只是安眠藥。」

獨遊英國 認識自己

從自身經歷發現,家慧明白到要真正處理情緒病,是正視自己的問題,願意及嘗試找真正的出路。「中四暑假那年,表姐在英國結婚,我決定提早出發一個月,是我第一次出國及獨遊。那時已經反思自身問題,不是旅遊觸發我,而是一人身處陌生環境,真正聆聽自己的想法。加上英國環境很寧靜,正好給我沉澱,想如何讓自己重番軌道,整理自己人生。試過在Oxford迷路三小時,又錯過火車,不敢開口問路,跟自己說下次遇到問題,就不要重蹈覆轍,而情緒病正正就是問題而已。」她悟出不應局限自己,需尋找自己想要的人生。回港後,家慧決心以入讀大學為目標,主動向醫生反映意願獲得減藥,以自己的能力面對生活挑戰,並於中五漸漸康復。

後記:跟阿愁做朋友
情緒問題可說像傷風感冒那麼普遍,情緒有時失衡、跌入臨界點。爆發與否,看你可以與各種情緒做朋友並一起共處?不用與阿愁絕交,正正如動畫一樣,阿愁跟其他腦朋友同樣重要,情緒們回復平衡,會令你更豐盛。

青少年獎勵計劃
香港青年協會創立「香港青年協會黃寬洋青少年進修獎勵計劃」,表揚青少年勇敢面對在生活、成長、健康、學業、品行及家庭方面的考驗,設有獎學金,今屆有20位得獎者,並擔任「積極人生推廣大使」。
http://ssw.hkfyg.org.hk

 

●撰文:Esther Ngan

●攝影:Clay Lam(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場地:牧羊少年咖啡.慢遞館
(www.thealchemistcafe.com)

Save

Save

Save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