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恩小學

培恩小學倡 「寓學於樂、沉浸體驗」 1日體驗做小記者 培養批判性思考

中小學

廣告

校長辦公室︳「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習絕不只是紙上談兵,更重要的是親自實踐。培恩小學強調「寓學於樂,沉浸體驗,邁向國際」,旨在增強同學們的學習體驗及擴闊他們的視野。Sunday Kiss日前為基督教培恩小學的同學們舉辦了《小小記者日》,讓小朋友們對記者行業有初步認知,更真實體驗採訪的流程,真正的「從做中學習」。
培恩小學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培恩《小小記者日》 培養批判性思考

《小小記者日》透過講座,工作坊及實踐體驗等活動,向培恩小學的同學們介紹記者行業的基本資訊料及採訪流程。張靜嫺校長表示現在的資訊科技發達和媒體十分多元化,借此機會讓同學們學習資訊素養等課本沒有的知識,並培養同學們建立一個明辨是非的頭腦,判斷資訊的真偽及可信性。

培恩小學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另外,張校長亦希望同學們學會從多角度思考,避免產生單一且極端的想法。同學們以記者行業作為一個例子,以小見大;對事情下判斷前,多做資料搜集,從不同角度了解事情的本質;再多聆聽不同的意見和想法,海納百川,最後整合成自己獨特的見解。

培恩小學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豐富自身技能 為未來打好基礎

學習一種新技能亦是《小小記者日》的一大重點。同學們可以真實體驗為校長進行一次完整的人物採訪,更加可以親自試用專業的攝影器材,在指導下拍攝出一段採訪片段。同學在活動期間十分投入,最後的結果更是令人驚喜。張校長表示,希望可以讓同學多接觸不同的職業及技能,除了可以令同學更好銜接日後的升學甚至就業外,亦希望提供多一點的職業發展道路選擇給各位同學。

培恩小學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培恩小學倡沉浸式學習法 「寓教於樂」

培恩小學在部分學科的教育法上,增加更多的實踐機會及沉浸式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實現「寓教於樂」。張校長指傳統只有老師單向輸出知識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合時宜,現在更鼓勵學生從做中學習。例如帶同學們到大澳,親自參觀及體驗蝦醬的製作過程;還有中國文化日等等的活動。同學們在沉浸式的教學法下,可以更深刻地吸入知識,學習事半功倍。

培恩小學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人工智能非壞事 學校應正確引導使用

人工智能從各方面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除了文化,通訊科技等,在教育界亦掀起不少風浪。對此,張校長則保持樂觀的態度。她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無可避免,整個社會到受著相當大的影響。她指人工智能令小朋友增加了尋找資訊和交流的渠道,對於學習亦有不少的幫助。張校長指學校應該去協助及引導同學正確地使用人工智能等科技工具,以發揮人工智能工具的正面功效。

培恩小學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教育的意義從不只在於書本和課堂的知識,更多是生活的實踐。學習不再只沉悶的課堂,沉浸式的學習體驗能令學生更投入地吸收知識,提升對學習的樂趣。培恩小學使用不同的活動教學法,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及學習意願;更與時並進,融入人工智能科技於日常學習中,為同學帶來獨樹一幟的學習體驗。

名稱:基督教培恩小學
地址:元朗天水圍天業路2號
電話:23420555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