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德學校

通德學校讓學生養甲蟲 STEM課程配合生物學 培養孩子責任感+愛心

中小學

廣告

通德學校一向推崇「森林課程」,把大自然帶入課室。在黃偉立校長(人稱蒲公英校長)的帶領下,通德學校 走了「不一樣」的教育方式,摒棄傳統引入芬蘭教育,有別傳統提供海量功課、死記硬背的公式教育,而是帶孩子走入大自然,從中啟發孩子的自發性和解難能力。最近,黃校長就有新活動,今次就跟同學一同養甲蟲。
通德學校 黃校長設計的新活動,就是請同學一同培養甲蟲。
黃校長設計的新活動,就是請同學一同培養甲蟲。(圖片來源:受訪者授權圖片)

養甲蟲增孩子責任感和愛心

今次黃校長設計的新活動,就是請同學一同培養甲蟲。在優質教育基金的贊助下,學校為五年級常識科中推行「昆蟲王國計劃」,透過工作坊及實驗等,不但讓學生認識昆蟲的特徵及學懂設計適合培育幼蟲的環境,他們更成為鍬型蟲的主人,肩負起飼養昆蟲的責任。黃校長表示:「透過培養甲蟲(雞冠細身赤)幼蟲,讓同學在過程中深化對課程知識的理解,並從中培養責任感、愛心等品德。」他坦言在大家的身邊都有很多昆蟲和我們共存,然而很多人都會害怕昆蟲。不過,大家又有沒有好好了解這些昆蟲呢?於是黃校長就想到,不如透過培養,拉近昆蟲和學生的距離,令孩子更了解大自然、昆蟲,甚至學識欣賞或許長相不討好的昆蟲、事物。了解牠們為地球默默付出。

STEM課程以往重物理 今揉合生物學

另外,STEM/STEAM課程的著眼點多以物理學為主,所以黃校長希望這次活動,除了STEM著重的物理學外,更可延伸至STEM課程較少接觸的生物學上。好讓同學對動物有更深的認識和培養他們對動物的興趣。

通德學校 鍬型蟲由幼蟲開始變化成蟲
鍬型蟲由幼蟲開始變化成蟲(圖片來源:受訪者授權圖片)

黃校長:看到昆蟲有咩感覺? 了解自然物種

黃校長笑言:「不少人看到昆蟲,或許已經嚇得退避三尺。但這群『通德小勇士』看到昆蟲卻毫不畏懼,不但與牠們近距離接觸,更化身成『昆蟲保姆』,於特別暑假期間飼養鍬型蟲幼蟲,協助牠們羽化成蟲。」活動在特別暑假內進行,早前更迎來幼蟲成蟲的日子,黃校長和同學特別預計了羽化的日子,預計好一段時間的蟲蟲會長大成真正的甲蟲,於是一同在這天一起欣賞師生培育的成果。另外還有一個活動是有關教授蜘蛛的知識,有不同的蜘蛛標本,讓學生可以更深入了解。

通德學校結合班房與大自然

可見通德學校與大自然的關係很密切。當大家一走進校園,會看見色彩繽紛的巴士、花園、大空地、花花草草等村校特色。而且學校建築如四合院,各班房圍繞著中庭花園,同學課堂間,可以看到花草、老樹、耕作,可以鬆一鬆。園內設小路、盆栽、長椅、鞦韆、一駕「綿羊仔」,讓學生在園子裏小休,看風景,忘記學業憂慮。

體驗式教育著重知識應用

而且學校很重視學生的「體驗」。經過一連串的親身體驗,黃校長表示:「以往在學習昆蟲知識時,學生只能在書本上認識昆蟲,學習模式較單向和死板,而且亦無法確保學生真的學懂了。但透過今次計劃,學生親眼見證鍬型蟲的成長過程,看著牠從蛋孵化成幼蟲,最終長大為成蟲。這種經驗讓他們更容易將這些昆蟲知識內化並且牢記。」引證了體驗式教學的優點。黃校長還認為學生的學習效能是與師長教育方法有關,因材施教,才能幫助孩子。因此,通德學校主張體驗式教育,重點放在如何運用知識。目標是培養孩子思考、創意、膽量和敢於嘗試,而且所學到的知識能更深刻。

通德學校 通德學校參考芬蘭,取森林教育的本質來進行授課,目的是為提升孩子的思路、創作。
通德學校參考芬蘭,取森林教育的本質來進行授課,目的是為提升孩子的思路、創作。(圖片來源:SundayKiss編輯部)
通德學校
地址:錦田錦田公路錦田城門新村通德學校
2476 1101}">電話:2476 1101
網址:http://www.ttsch.edu.hk/it-school/php/webcms/public/mainpage/main.php3

圖片來源:受訪者授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