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華語學生

非華語學生|中華基督教會基協中學創協夢社 鼓勵學生建自信敢追夢

中小學

廣告

近地本地學生整體人數下降,但非華語學生數目卻持續上升,平等機會委員會有數字指出受資助學校的非華語學生總數逾2.6萬人(5749名幼稚園生、10,262名小學生及10,106名中學生),黃大仙中華基督教會基協中學了解不少學生來自基層,資源有限,特別設立了「協夢社」活動,由學生揀選希望想學的活動,除有導師帶領參與外,校內負責老師亦會陪同學生一起進行活動,目的是希望讓同學感受到老師是他們的「同行者」,進一步激勵學生投入在活動中。參加者之一的中四學生唐嘉怡是非華語學生,曾因自己中文不佳,害怕講廣東話,不敢與別人溝通而放棄參加課外動,幸而加入「協夢社」,才學會與人相處,突破自己。
非華語學生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非華語學生的學習困難

就中四的學生唐嘉怡及陳佳欣均為協夢社的參加者,她們均有勵志經歷。當中唐嘉怡為非華語學生,她曾經因中文不佳及害怕講廣東話,而不敢與別人溝通,更曾因而不敢參與課外活動。幸好,校內老師觀察到唐嘉怡的憂慮,並從而鼓勵她嘗試與人溝通,唐嘉怡終突破心理障礙,參加了協夢社中的山藝、攀登及學生大使,她望藉個人衝破重重難關的經歷,在過程中,她找到了個人的目標,並希望將來可以成為非華語的社工,協助相同處境的學生。她認為做社工需具備與人溝通的能力,在參加山藝活動過程,她學會與人相處的技巧,由於她是中四生,更需帶領較低年級的同學,在過程中需聆聽不同人的意見及顧及他人感受,這對將來成為社工的目標很有幫助。

非華語學生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協夢社」助學生圓夢

「協夢社」由「協」及「夢」組成,「協」代表基協,同時代表「協助和協力」,「夢」則代表學生的夢想。學校期望學生透過協夢社發展自己潛能,建立正向的價值觀,並鼓勵他們認清及追求自己的夢想。而基協角色是積極協助與學生同行追求夢想。學校會按同學的意願、需要及社會潮流籌辦各種活動,發揮他們專長,今年度至少四個短期活動由學生主導,讓學生參與,當中包括考取山藝證書、運動攀登證書、舉辦化妝班和流行舞班。

非華語學生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師生同行者模式追夢

負責協夢社的鄧偉杰老師說,「為鼓勵同學積極投入活動,每項活動除有導師帶領外,「協夢社」要求負責老師與同學一起進行活動,而不只是處理行政工作。例如在山藝課程及化妝課程當中,老師與同學亦共同完成任務,我們目的是希望讓同學感受到老師是他們的「同行者」,進一步激勵學生投入在活動中。基於我們學生的背景,很多時他們未能了解清楚自己的人生,更何況是思考自己的夢想。然而,採用這種「同行者模式」讓「協夢社」的老師與同學透過活動時間與學生建立關係,進行傾談並了解他們生命故事、個人性格及不同的需要,發掘他們的夢想。」除了協夢社是師生同行活動外,鄧偉杰老師補充,基協致力締造同行者的氛圍,許多活動都可成為生命教育,如Dse 加油活動、陪著你跑、派發金句卡及月餅等,均藉著活動燃起學生內心的火熱及愛心。馬志聰副校長說:「我們希望學生透過參加協夢社過程,讓他們明白自己更多,進而探索自己的興趣,了解自己的才能,並透過在活動中建立到的正向價值觀,例如堅毅及勇於突破等,而繼續為自己夢想努力。」

中華基督教會基協中學

地址:竹園東頭村道161號161號

電話:2320 4557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