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症狀、成因|醫生教分辨腰背痛與坐骨神經痛、運動拉筋可預防!

健康

廣告

坐骨神經痛可大可小!據醫學報告顯示,約有80% 的成年人一生中最少經歷一次腰背痛。港人工時在全球排名數一數二,工作至腰酸背痛的苦況可謂十分常見。無論工作需要久坐、久站還是體力勞動,倘若肌肉過勞或是姿勢不當也可能引起腰背痛。部分人士把腰背痛誤以為是坐骨神經痛,其實兩者的病理和成因不盡相同,連徵狀也有所分別。希望在此作分享,與大家一起辨識坐骨神經痛與腰背痛的分別,及早從根源解決痛楚!

撰文:周穎欣醫生|編輯:PC|圖片:Shutterstock

坐骨神經痛與腰背痛成因不同 –腰背痛主因:過勞與姿勢不良

坐骨神經痛 與腰背痛最大分別是後者一般定義為由腰背位置組織引起的痛楚。腰背範圍頗大,由肋骨以下延伸至臀部及大腿後方都包括在內,其中任何肌肉、肌腱、椎間盤或椎骨關節引起的痛楚都可稱為腰背痛。腰背痛的徵狀包括腰背肌肉緊張、疼痛,甚至連臀部或大腿都會感到疼痛乏力,這些徵狀通常在長期站立或久坐時更容易出現。
說到腰背痛的成因,不同年齡層會有所不同。在少年、成年人間較為常見的成因是肌肉過勞和姿勢不良,而長者則容易因骨骼退化引起痛楚。可幸的是,大部分腰背痛只要減少大動作活動、適量休息,八成病人會在一個月內康復。相反,坐骨神經痛嚴重需用手術治療。

大部分腰背痛只要減少大動作活動、適量休息,八成病人會在一個月內康復。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大部分腰背痛只要減少大動作活動、適量休息,八成病人會在一個月內康復。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坐骨神經痛成因多、較嚴重

坐骨神經痛則是因坐骨神經受壓而引起。我們的坐骨神經由部分腰椎神經與骶骨神經組合而成,是人體最粗的神經組合,由腰部,經臀部,伸延至大腿後部、小腿和腳。可想而知當其受到壓迫時,患者有可能在一連串部位都感到痛楚。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坐骨神經被脊椎骨圍繞及保護著,而致使坐骨神經受壓的成因衆多,包括腰部椎間盤突出、梨狀肌綜合症、椎管狹窄或腫瘤等病症。這些問題相對較腰背痛嚴重,患者需小心關注。
坐骨神經痛的痛楚程度、痛感不一,由輕微痛楚至刺痛、灼痛均有。其徵狀包括臀部或腿部持續痛楚、麻痺、無力等,嚴重的甚至會因痛楚難以站立或走動。坐骨神經痛患者若久坐會令症狀加重,此外咳嗽或打噴嚏亦會加劇痛楚。

坐骨神經痛的痛楚程度、痛感不一,由輕微痛楚至刺痛、灼痛均有。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坐骨神經痛的痛楚程度、痛感不一,由輕微痛楚至刺痛、灼痛均有。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從疼痛位置、痛感區分兩種痛症

要區分腰背痛與坐骨神經痛,可以先從疼痛位置看起。腰背痛如其名,痛楚集中在腰背,幾乎不會影響其他部位;坐骨神經雖然位於腰部,但大部分患者的痛源並不在腰部,而在臀部、大腿或小腿外側,偶爾痛楚還會蔓延至小腿或腳踝。
腰背痛與坐骨神經痛的痛感亦不一樣。如上所說,坐骨神經痛患者的痛楚會從腰或臂部蔓延至附近其他部位,又稱為放射痛。另外,坐骨神經痛患者在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時容易感受到壓痛、灼痛、抽痛等痛感,但腰背痛患者基本上不會有以上的痛感,最多在腰酸背痛同時感到麻痺、無力。

坐骨神經痛患者在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時容易感受到壓痛、灼痛、抽痛等痛感。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坐骨神經痛患者在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時容易感受到壓痛、灼痛、抽痛等痛感。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預防腰背痛症 由改善姿勢開始

如果痛楚持續一段長時間仍未有改善,就應及早求診,醫生會根據臨床判斷,判別病人是否需要接受進一步影像檢查,如X光或磁力共振檢查。一旦確診坐骨神經痛,醫生會因應病人需要,處方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或替病人注射止痛劑等,以紓緩炎症和痛楚。一旦用藥及各種舒緩方法都無法改善痛楚,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的話,就可能要考慮手術治療。
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我們可以視腰背痛為一種身體訊號,提醒自己應調整姿勢或好好休息。雖然嚴格而言腰背痛與坐骨神經痛的成因與徵狀並不一樣,但改善不良姿勢、適量的肌肉鍛煉及休息都是預防兩者的有效方法。

圖片來源:保誠保險健康評估部醫務總監-周穎欣醫生 提供
圖片來源:保誠保險健康評估部醫務總監-周穎欣醫生 提供

周穎欣醫生|英國保誠保險健康評估部醫務總監,並獲取以下專業資格 :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 悉尼大學兒科文憑
  •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
  • 澳洲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
  • 英國卡迪夫大學實用皮膚科深造文憑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