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大腸癌 6大真相

健康

廣告

近年不少藝人因 大腸癌 離世,令人對它加倍警覺,但可惜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已是第三、四期階段,存活率自然降低。 大腸癌 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臨床腫瘤專科陳亮祖醫生表示,在2013年, 大腸癌 是香港癌症第一位,雖然成因仍然未明,但年過五十歲,最好做 大腸癌 檢查,看看腸內有否肉或腫瘤。

大腸癌 是甚麼?
人體的腸道分為大腸及小腸,當中,大部分腸癌都是出現在大腸,亦即是結腸及直腸位置。大腸的主要作用是將未吸收的食物殘渣,形成大便再排出體外,而直腸就是位於最後一段,連接肛門,有儲存糞便的功能。然而,如果腸道不健康,毒素積聚,會增加罹患 大腸癌 的機會。據陳醫生指目前 大腸癌 較肺癌、乳癌、肝癌的發病率還要高,當中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相差不大,每年平均也有近四千多個新案,但一般少見於廿多歲人士。

1. 大便有血是否已中招?
由於痔瘡同樣會大便有血的情況,好多時都會令人混淆,分別上在於痔瘡由於在肛門位置,血是鮮色的,而 大腸癌 的腫瘤流血,大便沾上的血液被分解成啡色一點及藏於便內。 大腸癌 的徵狀除了有血外,排便習慣也會有改變,好似持續便秘或腹瀉、糞便形狀變得幼條狀、腹部發脹或腸絞痛,情況持續就需要看醫生。另外,貧血及體重下降等亦是徵狀之一。

2. 高脂肪飲食容易出現 大腸癌 ?
成因仍是未知之數,好多癌病都是年紀大才有, 大腸癌 是其中之一,五十歲以上的人士發病率比較高。當中飲食習慣可能有部分影響,高脂肪飲食是風險之一,低纖維的飲食(多肉少菜)、肥胖、缺乏運動、吸煙、飲酒也可能增加風險。除此之外,如果家族有人患過 大腸癌 ,罹患 大腸癌 的風險會較高。

下頁: 大腸癌 要點醫

3. 檢查係咪一定要做大腸鏡?
這是最好的方法,檢查形式是用一支柔軟內視鏡,從肛門通入腸內,從而檢查整條腸道,當發現瘜肉,儀器可以取活組織樣本化驗,程序一般需時約二十分鐘至四十分鐘。至於簡單一點的檢查,可以做糞便隱血檢查,從糞便樣本檢測出血液的含量,但準確度一般,如患者進食過豬紅等食物,就有機會出現假陽性;而大便沒有血則會有假陰性問題。另外,有醫生會做直腸指檢,帶上潤滑手套,將手指伸入病人的直腸內,以手指感覺有否出現不正常,但這種做法只能做到近肛門位置,未能深入腸內,不夠全面。

4. 大腸癌 一至四期點樣醫?
手術切除腫瘤是根治 大腸癌 的主要方法,部分還會加上輔助治療,但對於局部晚期直腸癌病人,會考慮在手術前進行放射治療或化療。另外,如果腫瘤近直腸末端及肛門位置,可能需要有暫時及永久性的造口,用來排便。第四期病人,則用化療加上標靶藥物治療。早期發現的 大腸癌 (第一、二期)接受治療後的五年存活率可達到八成以上,但是拖到晚期(第四期)才發現的大腸直腸癌則五年存活率不到一成。

5. 大腸癌 可以預防嗎?
癌一般經歷頗長時間才形成,由正常細胞突變成瘜肉,再由瘜肉變成腸癌,可長達十年或以上,所以某程度上是可以預防。大家應該在五十歲開始進行一次大腸鏡檢查,如發現有瘜肉(數量一般由一、兩粒至幾十粒都有),可即時做手術切除及做化驗,其後每一至三年檢查一次;如無發現瘜肉,可以十年後先再檢查。

6. 浣腸排毒有無用?
沒有,亦不建議做,因為過程會令身體流失電解質,另外,程序上會有一定風險,如刺穿腸道。近年來人們生活不規律,多肉少菜,容易出現便秘,毒素在腸內時間長,也存在一定問題,建議每天至少食三份蔬果、多補充水分、規律作息以及多運動,幫助腸胃蠕動。

陳亮祖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

 

撰文︰Angela
相片:Thinkstock、Getty Images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