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嘉達綜合症

認識致命心臟病布嘉達綜合症 有沉默殺手之稱 可夢中猝死

健康

廣告

心臟病是香港十大致命疾病之一,如布嘉達綜合症(Brugada syndrome), 就是心臟病中的「沉默殺手」及突發心律失常綜合症之一。一般會在患者睡覺時發病,甚至可致死亡,以30至40歲男士爲高危發病人士。由於心臟病殺人於無形,倘突然昏厥,更有可能患上罕見心臟病。目前市民對該病認知甚少;加上沒有明顯病症,若有家族猝死病史,更應盡快進行身體評估。

撰文:郭韻婷 | 編輯:SundayKiss | 相片:新傳媒資料庫

東南亞最早發現布嘉達綜合症病例

衛生署資料統計顯示,2011年男性及女性因心臟病致死亡人數,分别爲3,353及2,981人。在心臟病當中,因突然在夜間睡夢中猝死的個案,在東南亞及太平洋沿岸地區已發現數十年,並於不同地區有不同病症名稱。在菲律賓,布嘉達綜合症被稱爲Bangungut;日本稱爲Pokkuri;泰國則稱萊太,意思是「睡眠死亡」 。至於在香港,因突然心臟性猝死的病例,醫學界則稱此爲突發心律失常綜合症(Sudden Arrhythmia Death Syndromes,SADS)。SADS是一種遺傳病,若父母其中一人患有此病,子女患SADS的遺傳機率爲50%。

突發心律失常綜合症包括肥厚型心肌病、長QT綜合症及布嘉達綜合症等。心臟内科專科醫生稱,當中以肥厚型心肌病最常見,而布嘉達綜合症最「鬼祟」、最難對付。布嘉達綜合症是一個沉默無聲的「殺手」,在沒有明顯病症下,可令一個身體健康的人,突然會出現心臟性猝死。醫生表示,布嘉達綜合症最早於亞洲如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及南中國等沿海地區發現。「患者以年輕男士居多,一般在睡夢中突然病發猝死。由於本港對布嘉達綜合症的認識少於20年,甚至醫學界對此病的統計數字也不詳盡。」醫生強調,一般醫生亦未必十分了解,至於社會大衆對此病的認知,更是少之又少。

心律除顫器控制布嘉達綜合症病情

瑪嘉烈醫院統計數據顯示,本港約有逾120人確診布嘉達綜合症,當中超過八成是男性,最年輕的確診患者只有17歲。現時布嘉達綜合症患者中,單在瑪麗醫院就有約30名。此病是由基因突變所致,但發病原因不明,逾30至40歲是發病高峰期。「此病通常在患者睡覺時病發,無聲無息地奪去患者性命,殺人於無形。」

布嘉達綜合症

雖然布嘉達綜合症沒有明顯徵狀,但患者每次發病時,心跳會出現不正常,因此而令心臟泵血功能受影響。故此,患者或因上述的情況而暈倒,甚至有部分患者於第一次出現眩暈後,卻快速地無聲無息猝死。醫生提醒,倘突然出現眩暈,甚至昏厥跌倒,有可能是布嘉達綜合症的先兆。「倘若家族有成員於40歲前突然猝死病例,應盡早進行身體評估。因爲及早確診布嘉達綜合症,再配合適當治療,可降低猝死風險。」布嘉達綜合症高危人士除作身體評估,目前雖然沒有藥物可治癒,但可爲患者植入心律除顫器,倘患者心跳不正常時,該儀器可助其心律恢復正常跳動,以控制病情降低猝死的機率。

一部心律除顫器( 下圖)的費用約13萬元,患者可透過撒瑪利亞基金申請資助費用。

布嘉達綜合症

遺傳性心律基金會 支援患者與家屬

突發心律失常綜合症是一種遺傳病,可致患者突然心臟病發猝死。爲加強港人對突發心律失常綜合症的認識,遺傳性心律基金會於2013年6月25日正式成立,該會宗旨是援助有突發心臟性猝死基因傾向的兒童及年輕人,以及支援其家屬等。基金會計劃資助有關SADS在香港的醫學研究及提供輔導支援。另外,基金會更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以加強公衆及醫學界對SADS的認識。

布嘉達綜合症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