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狼瘡

紅斑狼瘡並不可怕!及早治療 預防器官損壞 提升癒後生活品質

健康
一聽到「紅斑狼瘡」,很多人都會覺得是重病,一旦確診就等於世界末日。其實不然,現今醫學發達,現代醫學已發展出不同的治療方案去控制「紅斑狼瘡」,甚至幫助患者完全緩解。只要及早治療,找出合適的治療方案才是正確的面對方法。以下由莫志超醫生為大家提供有關於紅斑狼瘡的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及預防。

甚麼是紅斑狼瘡?

在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的功能是發揮防衛作用,辨別並對抗外來入侵之微生物,如病毒、細菌、真菌等,來保護身體免受感染。而紅斑狼瘡是一種慢性的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由於免疫系統失調,異常地產生抗體,並反過來攻擊自己的細胞、組織和器官,最後引致器官發炎和功能受損,嚴重者甚至會致命¹⁻³。

根據本地研究顯示,每1000人便有1人患上紅斑狼瘡⁴,而女性患上紅斑狼瘡的比例較男性高,主要發病於生育年齡(15- 45歲),家族遺傳因素會增加患上紅斑狼瘡之風險¹,²,⁶,紅斑狼瘡患者的死亡率為健康人士的5倍⁵,所以絕對不能忽視。

紅斑狼瘡 近親患有紅斑狼瘡,自身患上此症的風險會相對提高。
近親患有紅斑狼瘡,自身患上此症的風險會相對提高。

紅斑狼瘡的成因是甚麼?

暫時醫學界未找出紅斑狼瘡的確實成因,以下是一些潛在的誘發因素,包括¹,⁷⁻⁹:

  1. 紫外光:引致患者皮膚細胞損傷,釋出核酸抗原,刺激體內免疫反應。
  2. 藥物:服用某些藥物,如舊式的控制血壓藥物、抗癲癇藥物、抗生素及抗關節炎之生物製劑,可導致紅斑狼瘡近似之癥狀,而此類患者的病情在停藥後會有好轉。
  3. 化學品:如晶體二氧化矽(crystalline silica)、汞(俗稱水銀)、液態溶劑和殺蟲劑等,以及接觸日常生活用品如染髮劑和含有酸性染料的唇膏,均有可能增加紅斑狼瘡發病機會(根據統計研究顯示)。
  4. 病毒感染:如EBV病毒,甚至近期COVID-19病毒都有可能引致小部分患者狼瘡復發,但機制暫時不明,有待進一步研究。
  5. 壓力:如患病、受傷、進行手術、懷孕及過勞等,以及日常生活壓力,例如離婚、家人患病或離世等,也有可能導致紅斑狼瘡症狀加劇,但是否因為神經內分泌原因則未經證實。

紅斑狼瘡有哪些症狀?

紅斑狼瘡患者可出現單一或多個器官症狀,發作時的症狀會因人而異,以下為部分可出現的症狀¹,²,¹⁰。

紅斑狼瘡

醫生會評估病人徵狀作出診斷,考慮病情之活躍程度及嚴重性來決定治療方案。

紅斑狼瘡患者可出現不同的症狀,列舉如下:

全身性不適:發燒、體重下降、胃口欠佳、疲累
皮膚:面部皮疹、光敏感、脫髮、口腔潰瘍、雷諾氏現象
關節:關節發炎疼痛
包膜炎:胸口疼痛、肚痛
腎臟:小便帶泡、全身水腫、腎功能衰退

如出現以上症狀,或有機會患上紅斑狼瘡,應徵求專科醫生意見。

長遠來說,疾病的活躍程度越高,對器官造成的永久損壞便會越大。因此當疾病活躍時,應及早控制病情,務求使疾病活躍度降至最低,縱使病情受控,亦要預防疾病隨時復發。

根據系統性紅斑狼瘡國際協作組織和美國風濕病學院制定的指標,紅斑狼瘡可引致器官受損是因為病情未完全受控或藥物副作用所致,部份包括永久脫髮、慢性皮脈管炎、認知功能下降、腎功能下降、晚期腎病。

紅斑狼瘡 及早治療是最有效預防器官損壞的方案。
及早治療是最有效預防器官損壞的方案。

及早展開治療

現代醫學昌明,已經發展出不少的藥物和治療方案可以控制病情,從而減慢患者器官受累。除了傳統藥物之外(如類固醇、免疫系統抑制劑等),還有較新的生物製劑及在研發中的免疫標靶藥物。生物製劑是較新出現的藥物,不少人可能覺得比較陌生,其實生物製劑於治療其他風濕病上已廣泛應用十多年,如有疑問應該及早向你的醫生尋求答案,並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紅斑狼瘡患者可以懷孕嗎?

一般來說,透過多方協調,包括調節藥物及其劑量、定時監察抗體水平等,病情持續穩定半年或以上便可以考慮生育。許多紅斑狼瘡病人都可以成功懷孕,而遺傳紅斑狼瘡症的嬰兒比例亦不高。¹⁰患者應與醫生一起根據自身的病情,商討懷孕的安排。

(資料由資料由莫志超醫生提供)

紅斑狼瘡

參考資料

  1. Mayo Clinic. Lupus: overview. Available at: http://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lupus/symptoms-causes/syc-20365789 (Accessed on 18 Mar 2021).
  2. NI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vailable at: http://ghr.nlm.nih.gov/condition/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 (Accessed on 18 Mar 2021).
  3. Doria A, Gatto M, Zen M, et al. Autoimmun Rev. 2014; 13: 770-777.
  4. Mok CC. Hong Kong Med J. 2018;24:501-511.
  5. Mok CC, Kwok CL, Ho LY, et al. Arthritis Rheumatol. 2011;63:1182-1189.
  6. Office on Women’s Health. Lupus and women. Available at: https://www.womenshealth.gov/lupus/lupus-and-women (Accessed on 13 May 2021).
  7. Mayo Clinic. Lupu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vailable at: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lupus/diagnosis-treatment/drc-20365790 (Accessed on 18 Mar 2021).
  8. Mok CC, Lau CS. J Clin Pathol. 2003;56:481-90
  9. Lupus Foundation of America. Lupus. Available at: http://www.lupus.org/resources/common-triggers-for-lupus (Accessed on 18 Mar 2021).
  10.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風濕病科系列:系統性紅斑狼瘡。Available at: https://www.hkarf.org/wp-content/uploads/2020/01/SLE_2017.pdf (Accessed on 14 May 2021).
  11. Castrejón I, Tani C, Jolly M, et al. Clin Exp Rheumatol. 2014;32:S85-S95.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