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不是肥人專利 身形瘦削都可以好大「膽」
撰文:周穎欣醫生|編輯:Christie|圖片:新傳媒資料庫
何謂高血脂?
血脂即是血液中的脂質,包括三酸甘油酯、低密度膽固醇及高密度膽固醇。膽固醇是人體製造的荷爾蒙,是細胞膜的原料;三酸甘油酯則是用作儲存能量供心臟跳動所需的物質。這些原本都是「好東西」,但如果因為飲食與生活習慣等而導致血脂含量過高,便會造成問題。

大家熟悉的膽固醇主要有兩種,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DL(Low-density lipoprotein)和高密度脂蛋白HDL(High-density lipoprotein)。高密度膽固醇稱為「好膽固醇」,能將有害的膽固醇帶離動脈,有助減低患上心臟病和中風的機會。而低密度膽固醇則稱為「壞膽固醇」,在血液中會結合脂肪和其他物質,並堆積在動脈內壁,動脈可因而被阻塞、收窄。當血管的直徑變得越來越小,便會阻塞血管,阻礙血液流通,引致心臟病發或中風。三酸甘油酯是血中的另一種脂肪,研究發現若三酸甘油酯水平過高也會引發心臟疾病。人體的膽固醇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由肝臟產生人體所需的膽固醇,其餘則來自動物性食物,例如肉和全脂乳製品等。

「瘦人」高血脂隱憂
事實上,缺乏運動與不良飲食習慣是血脂異常的主因,不過,亦有一些人會因遺傳,而出現先天性膽固醇超標,這屬於家族性高膽固醇。這一撮人因基因改變,造成肝臟無法正常移除膽固醇,而患者並不一定是胖子,甚至有些身形瘦削。此外,甲狀腺功能減退及腎病病人由於疾病妨礙新陳代謝,也會導致血脂異常,但這些人同樣不一定肥胖。

然而,併發症出現前可以是毫無先兆。肥胖的人多數對膽固醇較有「危機意識」,有機會於出現心臟病或中風前發現並加以控制病況。反而身型瘦削的人多數誤以為自己體重達標而較容易忽略飲食等問題,往往在出事後才知原來一早已有壞膽固醇超標。而在在飲食習慣上,很多人都以為肥胖及三高的成因一定是與進食肥膩、油炸等食物有關,卻會忽略了米飯和酒類所含的卡路里同樣容易讓人不知不覺「中招」。

預防高血脂
其實要維持理想的血脂水平並不太難,全靠毅力加自律,就由今天起養成以下一些預防高血脂好習慣︰
- 定期檢查:有近親患有家族性高膽固醇的話,應及早接受檢查,並跟隨醫生建議,積極接受藥物治療。此外,也應保持定期身體檢查,包括「三高」相關的體檢,一旦驗出血脂血糖超標,應馬上治療及改善生活及飲食習慣,有助預防併發症。
- 定時運動:每日定時做最少30分鐘運動,有助維持心血管健康。
- 飲食均衡:多食蔬果、穀類食品;避免進食太鹹、高脂、油炸及用動物油來烹調的食物。保持理想體重,否則應設法減磅。
- 戒除惡習:戒煙及減少飲酒,因吸煙會導致膽固醇上升,以及增加心臟病發、中風和患上癌症的機會。
- 適當減壓:保持心境愉快,身心鬆弛,作息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