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

小朋友近視迷思:6歲未近視 = 防控言之過早?

兒童健康
「小朋友還小,視力檢查一切正常,近視防控還早吧?」不少爸媽都有過這樣的疑惑,但其實在這個數碼時代,小朋友的用眼壓力比我們想像中更大,根據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的最新調查,710名小學生中,有高達2成視力不合格。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會長葉笑麗小姐更指出,現時本港6至8歲兒童中,日後可能會有超過1.3萬人發展成深近視,甚至可能引致數千宗嚴重眼疾個案。這些不僅是統計數字,更是對家長的明確警號:近視控制,一刻都不能等。

由此可見從小進行近視管理並不會「言之過早」,相反正因為還沒有近視,及早發現、干預、控制,才能守護小朋友的視力。適逢10月是世界視覺日,Sunday Kiss便和各位爸媽一起探討,該如何超前部署、解除小朋友近視危機!

(圖片來源:)

只關注近視度數並不夠 還要關注「遠視儲備」+「眼軸長度」

現在的小朋友生活充滿各種近距離用眼活動,例如讀書、上補習班、做練習等,加上較多機會使用電子產品,看遠處的時間相對減少。而近視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逐漸累積的過程,所以近視管理應從幼稚園開始,除了每半年要做一次視力檢查,還應關注兩大指標——「遠視儲備」 和 「眼軸長度」,簡單而言,這兩者的定義是:

  • 遠視儲備:每個小朋友有一定遠視度數,是眼球發育的自然保護機制。儲備不足,近視風險升高。
  • 眼軸長度:眼球從角膜到視網膜的距離。眼軸拉長是近視加深的主因,也會增加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等風險。

特別是對於尚未出現近視或處於近視前期的小朋友,通過監測這兩個指標,就像關注生長曲線一樣,可以提前發現風險!

0

3大近視風險指標 及早採取干預措施

當發現小朋友的遠視儲備消耗得特別快,或是眼軸長度增長速度異常時,便代表視力健康發出預警信號,而這時候是家長們採取干預措施的關鍵時間。若然小朋友符合以下任何一個條件,就應及早展開近視管理:

  • 遺傳因素:父母一方或雙方近視
  • 生活習慣:課外長時間進行近距離用眼活動,如閱讀、畫畫、使用電子產品等
  • 戶外活動不足:每日戶外活動少於2小時

超前部署 守護視力由未近視開始

如果等到小朋友近視已經形成才開始處理,就像等到汽車已經衝出懸崖才踩刹車——效果有限,風險卻已加倍。所以超前部署進行針對性的近視管理和干預措施才是關鍵。其中有效的方法包括:

每日戶外活動至少2小時

陽光可以刺激視網膜釋放多巴胺,有效抑制眼軸變長。帶小朋友出室外,既是親子時間,亦是最好的近視預防。

配戴有近視控制功能的鏡片

如果小朋友遠視儲備不足或者已經處於近視前期,也能透過配戴有近視控制功能的鏡片去減慢眼軸增長速度,溫和干預眼軸發展,能從源頭減低小朋友近視的發生。

0

星趣控:近視管理超前部署勝於治療

有爸媽可能會問,配戴這種平光鏡片真的有用嗎?其實巿面上已經有針對小朋友近視控制的眼鏡,其功效更獲得臨床研究認證,例如專為視力發育期的兒童而設計的星趣控平光鏡片,數據便顯示,針對低遠視儲備開始減弱的小朋友,當平均每週配戴星趣控平光鏡片超過30小時,就能觀察到眼軸增長速度明顯放緩,而且配戴時間越長,這種保護效果就越顯著——研究更指出,若能將近視發生時間推遲1年,其帶來的長期益處甚至相當於進行了2年以上的近視控制。

0

美國FDA批准 國際認可

市面上有不少具有近視控制功能的鏡片,但各種鏡片的設計、應用的技術以至控制效果都參差不一。建議家長要選擇有國際認受性的鏡片, 近日,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了星趣控成為首款及市場上唯一的緩減近視加深鏡片。FDA作為全球最具權威的食品藥品監管機構之一,其審批標準極為嚴格, 星趣控®鏡片能通過此審核,證明其安全性與有效性相當高。

0

獨特「H.A.L.T.高非球微透鏡星控技術」

星趣控擁有獨特的「H.A.L.T.高非球微透鏡星控技術」。設計團隊在鏡片上精心打造1,021個隱形微透鏡,隱形分佈於11 圈的星環上,當光線穿過這些微透鏡時,會在視網膜前方形成3D減速信號區,如同為眼球發育設置了一道隱形的防護網,溫和地引導眼軸減慢生長。

0

6年臨床試驗證實有效

經過24個月的臨床驗證,星趣控展現出平均緩減近視加深67%的效果,而且更有長達6年的追蹤研究去驗證其穏定的有效性。

近視管理就像為小朋友的視力未來進行儲蓄,越早開始、效益越大。與其等到近視發生才來追蹤度數,不如做個「睛明」家長,為小朋友提早選擇科學的管理方案。

(Presented by Essilor)

圖片來源:Essi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