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奶

新手媽媽2餵奶動作致嬰兒感染惡菌身亡 專家教5招預防

兒童健康

廣告

餵奶安全貼士+洗奶瓶步驟|美國CDC日前公布,一名早產嬰因感染「阪崎腸桿菌」(Cronobacter sakazakii),剛剛滿月便撒手人寰,而導致他感染惡菌的原因,竟與母親一個餵奶壞習慣有關。

2個餵奶壞習慣 致嬰兒感染惡菌身亡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近日公布一單不幸個案,一名男嬰在出生20天後出現細菌感染症狀,包括心率過低、呼吸暫停及發燒,並且需要輔助呼吸,隔天甚至出現癲癇。男嬰最終最終在感染惡菌13天後,不幸身亡。

餵奶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調查人員在檢驗過母乳、灌食管及醫院擠乳器均沒有驗出細菌,卻發現男嬰母親於家中使用的餵食器及吸乳器,會在家中鋅盆直接清洗,且有時會在仍然潮濕的情況下使用,結果遭「阪崎氏腸桿菌」污染,致男嬰感染惡菌死亡。

餵奶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嬰兒感染阪崎腸桿菌 死亡率可達8成

美國疾病管理與預防中心指出,感染阪崎腸桿菌的情況很罕見,但若嬰兒不幸感染上,會導致嚴重的疾病,如腦膜炎和敗血症,嬰幼兒感染後死亡率高達40%到80%。

餵奶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5個安全餵奶貼士

據本港食安中心資料顯示,阪崎氏腸桿菌是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其最佳生長溫度為攝氏37度至43度。這種致病菌通常只會令免疫力較弱的人患病,並可對嬰兒造成血液或腦部感染。而早產、新生(出生不足28天)、未滿兩個月、出生體重不足(少於2.5公斤)或免疫力較弱的嬰兒的感染風險最高。原因之一可能是嬰兒的胃部酸性較成人為低,以致阪崎氏腸桿菌可在嬰兒體內生存。

餵奶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要預防阪崎氏腸桿菌感染嬰兒,食安中心鼓勵母親在頭6個月母乳餵奶,如有困難,照顧者餵奶粉時,可注意以下5點:

  • 食安中心如欲安全沖調嬰兒配方奶粉,首先必須把餵哺和沖調嬰兒配方奶粉的器具加以清洗和消毒。
  • 以不低於攝氏70度的熱水(煮沸後放置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來沖調奶粉,以殺死奶粉中的阪崎氏腸桿菌,沖調好的奶若在沖調後兩小時內仍未被飲用就應該倒掉
  • 沖調好的奶若非即時飲用,應立即冷卻,並貯存在攝氏4度或以下的雪櫃內,但貯存時間不宜超過24小時;要在餵哺前才可重新加熱沖調好的奶,加熱時間也不應超過15分鐘。
  • 低溫保存的奶瓶可以放在盛有溫水的容器中加熱,要確保水的高度不要超過瓶頂,偶爾搖晃或轉動一下奶瓶,以確保加熱均勻 。切勿使用微波爐配製或加熱嬰兒的奶,因為微波爐的熱力不均勻,可能產生”熱點”,燙傷嬰兒口腔。
  • 高風險嬰兒若非以母乳餵哺,父母或照顧嬰兒的人士應盡可能採用經商業無菌處理的液態配方。

洗奶樽7步驟

美國CDC建議,每次餵食嬰兒後都應清潔奶樽。以下是CDC建議的7個清洗步驟。

  • 第一步,用肥皂清洗乾淨雙手。
  • 第二步,把奶瓶分拆開來,以免清洗時有所遺漏
  • 第三步,用流動的冷水或者暖水,沖洗一次分拆好的奶瓶部件。用雙手拿著部件就好,不要把奶瓶放入洗手盤,以免沾染洗手盤上的細菌。
  • 第四步,把沖洗過後的奶瓶部分,全部放入一個專門用來洗奶瓶的膠盤。加入熱水和清潔液,用一個專門用來清潔奶瓶的乾淨刷子,去清洗奶瓶,記得洗乾淨奶嘴位置。
  • 第五步,再次用流動的水沖洗奶瓶部分,
  • 第六步,將所有洗乾淨的奶瓶部分,放在乾淨的廚房紙,放在沒有塵的位置風乾,容許奶瓶有充分時間完全風乾,不要用布抹乾器皿,以免奶瓶沾上細菌。
  • 第七步,用暖水和肥皂清洗乾淨,洗奶瓶時會用的籃子和刷子,等待風乾。每2-3天,就要清洗一次。 如果你的嬰兒屬於高危人士,例如是早產兒,就要每次清洗這些用具。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資料或影片來源:CDC,食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