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減肥|中醫解構3種肥胖類型+調理之道+飲食選擇
「膏人」特徵為腹部鬆弛下垂的集中型肥胖,多屬痰濕兼氣虛體質。這類人群應選用健脾益氣、利濕化痰的食材,如人參、黃芪、茯苓等,並嚴格避免加工食品。特別要注意的是,餅乾、即食麵等含反式脂肪的食品,其中的不良油脂與糖分正是助長痰濕的元兇。
「肉人」則表現為肌肉結實卻伴隨肥胖的濕熱體質,常見口苦口乾、急躁易怒等症狀。調理首重戒除酒類與辛辣油膩,改食絲瓜、冬瓜等清熱利濕食材,同時需避免辣味刺激食慾,形成惡性循環。
「脂人」以氣虛水腫為特點,常見面色蒼白、畏寒乏力。這類「飲水也會胖」的體質需溫補脾腎,適合生薑、肉桂等暖性食材,配合中藥與針灸強化代謝功能。
沒有加工的肉類、雞蛋、蔬菜、水果、堅果等。
也要按照自己體質選擇適合的肉類和蔬菜:
例如:
豬肉性平
海鮮,多偏涼或寒
蝦肉、雞肉性溫
牛、羊性溫
瓜果蔬菜多為寒涼
薑蔥蒜、韮菜性溫
南瓜、栗子性溫
芒果、菠蘿、荔枝、龍眼偏溫
中醫減肥|堅持飲茶
神農嘗百草,日遇70毒,得茶而解之。茶有解毒作用,而且茶可以幫助消滯利尿,保持身體的水液代謝正常。
茶的溫涼屬性,按其發酵的程度,發酵程度越高的茶,其寒涼性越減。
每天可以按自己的體質屬性,飲用一至兩杯茶。
中醫減肥|適合的烹調方法
蒸、燉、煮、熬、快炒、涼拌比煎、炒、炸、燒使用較少油分,也可以保存更多食物中的維生素。
多吃蔬菜水果,增加食物纖維、維生素及抗氧化物,蔬菜及水果也可以增加飽腹感,同時不會增加太多熱量。
春天可以多吃綠色及黃色蔬菜水果,可以疏肝健脾,例如青綠蔬菜代表如芹菜、白菜、西蘭花等,黃色蔬菜如蓮藕、番薯及淮山等。
中醫減肥|多吃粗糧
小米、燕麥、小麥大麥、豆類或其製造的食品,可以幫助健脾,也可以增加飽腹感覺,而且升糖指數比較高,有效穩定血糖。
中醫減肥|多進食中醫角度的消脂食品
大蒜、洋蔥、山楂、菇類、雪耳、木耳、雪耳、海帶等。大部份都是活血化瘀的食物,可以幫助增加血管的彈性,也可以有效降低身體的血脂和壞膽固醇。
減少進食動物性的脂肪,少食豬油、牛油、肥羊、肥牛、雞皮等。
避免進食糖分太高的水果:桃、香蕉、提子、龍眼、荔枝、哈密瓜等。
酒:會增加熱量、體內的濕熱,也會影響肝臟分解脂肪。
資料來源:何慧欣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