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流鼻血|天氣乾燥經常流鼻血? 中醫推薦1款潤燥糖水+5大止血法
1)鼻腔黏膜乾燥天氣乾燥時,鼻腔黏膜容易失去水分,變得脆弱,稍微摩擦或打噴嚏就可能導致微血管破裂出血。
2)不良習慣。有些孩子習慣挖鼻孔或揉鼻子,這些動作容易損傷鼻腔內的血管。
3)過敏性鼻炎過敏會導致鼻腔充血、發癢,孩子頻繁揉鼻或打噴嚏,增加流鼻血的風險。
4)體質偏熱。中醫認為,小朋友屬「純陽之體」,若常吃燥熱食物(如炸雞、薯片、巧克力),容易「上火」,導致血熱妄行而流鼻血。
5)外力撞擊。玩耍時不小心撞到鼻子,也可能引發鼻血。
小朋友流鼻血|流鼻血的正確處理方法
保持冷靜先安撫孩子,避免哭鬧加重出血。
正確姿勢讓孩子坐直,頭稍向前傾,用嘴巴呼吸。切勿仰頭,以免血液倒流嗆到氣管。
按壓止血用手指按壓鼻翼兩側(軟骨部位)5–10分鐘,同時用冰袋冷敷鼻樑,幫助血管收縮。
避免刺激。止血後24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挖鼻孔或吃熱食。
若按壓20分鐘仍血流不止,或反復頻繁出血,應儘快就醫檢查。
小朋友流鼻血|中醫調護:清熱潤燥,鞏固體質
中醫認為流鼻血多與「肺熱」「胃火」有關,可透過飲食與湯水調理,達到清熱、滋陰、潤燥的效果。在此分享一款源自北京、非常經典的秋冬季潤燥糖水「小吊梨湯」。相信酸甜的口味也會十分受小朋友的青睞。這道甜品的精髓在於利用銀耳釋放的膠質,讓湯水變得黏滑,能更持久地滋潤喉嚨。加入話梅則提供了獨特的風味,讓湯水酸甜可口,非常開胃。
材料:
梨:2個(建議選用多汁肉細的鴨梨、貢梨或雪花梨)
乾銀耳(白木耳):1小朵(約10-15克,是湯汁黏稠的關鍵)
話梅: 2-4顆(推薦使用味道偏酸的陳皮話梅或甘草話梅)
枸杞: 1湯匙
調味料:冰糖適量(約20-30克,可根據個人口味調整)
水:約1.5-2公升
二、製作步驟
1:前期準備(浸泡與處理食材)
泡發銀耳:將乾銀耳放入大碗中,加入足量的冷水浸泡。時間至少需要1小時,直到銀耳完全泡軟、體積變大。泡發後,用剪刀剪去底部黃色的硬蒂,然後將銀耳撕成或剪成小朵。越小朵越容易出膠。
處理梨:將梨用鹽搓洗外皮,沖洗乾淨 ,保留梨皮。將梨去核,切成適中的滾刀塊。
清洗枸杞:將枸杞用清水稍微沖洗一下,然後用少量冷水浸泡備用。
2:燉煮過程
在湯鍋中放入處理好的銀耳碎,加入約1.5-2公升的清水。開大火煮滾後,轉小火,蓋上鍋蓋先慢燉30分鐘。湯水開始變得有些黏稠。將切好的梨塊和話梅放入鍋中。繼續用小火慢燉30分鐘。讓梨的清甜和話梅的酸味慢慢融入湯中。當時間快到時,打開鍋蓋,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冰糖,攪拌至融化。最後加入泡好的枸杞燜熟。
這款甜品簡單易整,酸甜可口,大家不妨試試!小朋友乾燥流鼻血雖常見,但透過正確處理與日常調理,大多能有效改善。若孩子反復出血或伴隨其他症狀,建議諮詢中醫或兒科醫生,找出根本原因,對症調理。
資料提供:註冊中醫師 李綺婷
現於仁美中醫診所駐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