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類過敏

蟹類過敏|中大研究揭密!11種蟹類致敏原+皇帝蟹獨有過敏關鍵

家事達人

廣告

蟹類過敏|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11種與蟹過敏相關的致敏原,更首度辨識出「皇帝蟹」獨有的過敏蛋白。這項突破性發現將提升海鮮過敏的精準診斷,讓患者能更安全地選擇適合的海鮮,改善飲食生活品質。

蟹類過敏|全球2%人口受貝類過敏困擾 蟹類成成人過敏主因

蟹類過敏 (圖片來源:中文大學提供)
(圖片來源:中文大學提供)

根據統計,全球約2%人口對甲殼類及貝殼類海鮮過敏,而蟹類正是繼蝦之後最常見的致敏元兇。香港青少年及成人因貝類過敏引發的過敏性休克案例中,蟹類佔重要比例。常見症狀包括蕁麻疹、呼吸困難,嚴重甚至導致休克。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梁廷勳教授指出:「由於多數人接觸蟹類的時間較魚、蝦晚,過敏反應往往在成年後才被發現。部分人雖對蝦類產生耐受性,卻可能對蟹類持續過敏。」

蟹類過敏|6種常見蟹類分析 鎖定11大致敏原

蟹類過敏 (圖片來源:中文大學提供)
(圖片來源:中文大學提供)

研究團隊針對花蟹、藍花蟹、青蟹、松葉蟹、大閘蟹及皇帝蟹六種常見蟹類進行分析,從64名確診患者的血清樣本中,鑑定出11種致敏原,其中8種為首次發現。值得注意的是,皇帝蟹雖名為「蟹」,生物學上卻屬異尾類動物(與寄居蟹同類),其獨有的致敏原「蘋果酸脫氫酶」(Para c 11)致敏率高達41%,已獲國際致敏原資料庫註冊。

蟹類過敏|精準診斷關鍵:抗原表位差異化

蟹類過敏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研究發現,不同蟹類的致敏原雖有相似性,但抗原表位(抗體結合位置)的相似度僅68%,顯示過敏反應具高度特異性。 同時,每名蟹過敏患者的血清樣本對不同致敏原所呈現的致敏反應不一,這總體上突顯了蟹過敏存在特異性。

蟹類過敏|未來方向:個人化飲食建議

蟹類過敏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團隊強調,此研究有助發展分子診斷工具,透過檢測患者對特定致敏原的反應,提供「個人化避險指南」。梁廷勳教授表示:「是次研究針對最常食用六種蟹而整合的致敏原資料,將進一步幫助我們為海鮮過敏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精準的個人化診治方案,以免患者不必要地戒口。」

蟹類過敏|小知識:皇帝蟹不是真螃蟹?

蟹類過敏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皇帝蟹屬異尾類,它的生物蛋白結構亦跟螃蟹有別。雖然螃蟹的肌肉蛋白中同時存在蘋果酸脫氫酶,但中大研究發現皇帝蟹的蘋果酸脫氫酶致敏率高達41%。這是首次識辨出皇帝蟹獨有的致敏原。

資料由中文大學提供

圖片來源:中文大學提供、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