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料保存法

醬料保存法|豉油開封後現異形怪物 附淘大回應+消委會建議保存法

家事達人

廣告

醬料保存法|豉油開封後竟冒出「異形怪物」?近日有消費者發現家中豉油表面長出詭異菌膜,引發網民熱烈討論,部分網民也曾遇過類似情況。淘大醬油回應指現象或因保存不當所致,並提醒消費者注意存放環境。消委會亦公開正確保存醬料秘訣,強調冷藏與密封的重要性。本文整合專家建議,教你如何避免醬料變質!

醬料保存法|豉油現「異形怪物」引網民討論

有網民於Threads上載頭抽相片,指:
「自問我雖然唔係成日入廚房,但都未至於啲野擺到過期或者幾十年先入一次,最多對上入廚房係兩個月前既姐。今日諗住煎個餃子拎支甜豉油出嚟點吓,一拎上手就見到入面無啦啦多咗呢啲不知名嘅物體,嚇到我黐線。我又唔敢倒出黎摸下個質感,驚死有菌,有冇人解答我到底係咩黎…好核突。」

照片中可見在一瓶屬於淘大品牌的「頭遍甜豉油」內,出現很多紙巾狀的異物浮在豉油面。

而從照片中亦可發現「此日期前最佳」為2028年2月27日,即仍未過期,導致該網民不解那不知名物體到底是什麼。

帖文來源:https://www.threads.com/@kadiiisha_/post/DNpn_0tR_Ho?xmt=AQF0wT4h0JOxi-xIMEax649PlP8uPQhwRuJKW5Ee3Id-nA&slof=1

醬料保存法|淘大食品公司的回應

相關的情況原來也在其他市民身上發生,而當時也引來淘大食品公司的官方回應:「淘大豉油不加防腐劑,如豉油開封後存放不當,遇上炎熱或潮濕的天氣,有機會產生輕微變化,因此我們建議開封後抺乾淨樽口並放入雪櫃 “0-4度C儲存”,減低產品受温度變化影響。」

醬料保存法|消委會建議保存方法

醬料保存法 (圖片來源:示意圖AI生成圖片)
(圖片來源:示意圖
AI生成圖片)

消委會表示本港天氣潮濕炎熱,調味品若保存不當,輕則浪費食材或引發腸胃不適,若長期大量攝入含霉菌毒素的變壞食物,更有機會增加患癌的風險。消委會按這些調味品的主要成分、特性及使用方法,提示消費者最佳儲存方法,讓大家食得安心。

一些以黃豆製成的調味品,例如豆豉、麵豉醬、開封後發酵速度加快,會改變味道或變色,建議冷藏以減慢發酵速度。至於蝦醬、魚露等經過鹽漬及發酵而成的調味品,雖然鹽含量高,但在炎熱潮濕環境,加上通常不能短時間內用完,因此製造商大多建議開封後冷藏,以防變壞或發霉。水分含量高的醬油,例如蠔油、叉燒醬,若不能於短時間內用畢,也建議開封後冷藏。另外,一些含有香辛料(辣椒醬、辣椒油、XO醬、咖喱醬)、花生(沙茶醬)、蛋(蛋黃醬)、奶(沙律醬)或蔬果成分(果醬)的調味品,因本身成分容易變壞,加上霉菌在水分較低的食品中仍能生長,建議開封後也應存放於雪櫃。

不過,同樣由黃豆發酵而成的豉油,由於本身鹽份高,不易變壞,若經常使用,建議存放於陰涼乾燥地方即可;相反,若開封後隔一段長時間才再使用,為免受潮濕或較熱天氣影響,建議冷藏以免變壞發霉。

消委會亦提醒市民要注意:

1)包裝上「此日期或之前食用(USE BY)」或「此日期前最佳(BEST BEFORE)」,兩者意義有所分別。調味品於未開啟前,若過了「此日期或之前食用」期限,食材即使外觀和味道正常,但可能已出現引致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及它們所產生的毒素;
相反,標示「此日期前最佳」的食物,例如大部分調味品,過期後雖然質素下降,但一般仍可安全食用。

2)若發現調味品已發霉,應整瓶丟棄,切勿食用。即使去除肉眼可見的霉菌,但菌絲可能深入食物內層,不能憑肉眼判斷霉菌產生的霉菌毒素是否已遍布整瓶食物。消費者若不慎進食了發霉食物,可引致腸胃不適,長期或過量攝入某些霉菌毒素,或增加患癌風險。抵抗力較弱的人士,例如兒童、長者及長期病患者,食用發霉食品更可能引發嚴重感染,甚至致命。

3)以清潔乾爽的食具提取調味品,並以乾紙巾徹底清潔外包裝或瓶蓋位置,確保沒有調味品殘留,瓶蓋亦須緊閉。

資料來源:消委會

圖片來源:示意圖
AI生成圖片、Threads@kadiiisha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