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亞洲大學排名|HKU重奪「亞一」港5大殺入十強 附大專院校開放日詳情
香港大學排名躍升 亞洲前10佔5席
本次排名中,香港院校的表現可謂全面開花。香港大學自2011年後,歷經15年再度奪魁,意義非凡。然而,榮耀不僅僅屬於港大。香港科技大學從第11位強勢攀升至第6位,香港理工大學更是從第17位躍升至第10位,雙雙成功躋身亞洲頂尖大學行列。更令人振奮的是,在亞洲前十強中,香港的大學史無前例地佔據了五席之地,其中四所院校——理大、教大、城大及恒生大學——更創下了自身的歷史最佳排名。
總體來看,香港11所上榜大學中,多達9所排名上升,僅香港中文大學(從第6微跌至第7)和樹仁大學排名略有下滑。這種集體性的進步,清晰地印證了QS高級副總裁Ben Sowter的評價:香港已成為亞洲內部學生流動的主要樞紐,其高等教育體系的整體實力與國際吸引力正穩步提升。
| 2026年排名 | 去年排名 | 大學 | 地區 |
| ▲1 | 2 | 香港大學 | 香港 |
| ▽2 | 1 | 北京大學 | 中國大陸 |
| =3 | 3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新加坡 |
| ▲3 | 4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 新加坡 |
| =5 | 5 | 復旦大學 | 中國大陸 |
| ▲6 | 11 | 香港科技大學 | 香港 |
| ▽7 | 6 | 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 |
| ▲7 | 10 | 香港城市大學 | 香港 |
| ▽9 | 7 | 清華大學 | 中國大陸 |
| ▲10 | 17 | 香港理工大學 | 香港 |
香港大學排名成亞洲之冠
首先,卓越的學術聲譽是核心基石。數據顯示,香港在「學術聲譽」指標上的平均分高達66.3,位居全亞洲之冠,甚至超過了新加坡(61.8)。這反映出香港院校在全球學術界心中建立了堅實的威望。
其次,成功的國際化策略功不可沒。儘管部分院校在師生比例等指標上有所下降,但在國際化方面表現突出。例如,香港城市大學在「國際教職員」、「入境交換生」和「出境交換生」三項指標上均排名亞洲第一,香港理工大學則在「國際研究網絡」指標上領先香港。這證明了香港院校在構建全球化校園和學術合作網絡上的成功。
最後,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是持續進步的後盾。QS指出,自2020年以來,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為本地教育與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加強了研究基礎設施,從而系統性地提升了香港大學的全球競爭力。
6項關鍵指標大學排名
在歡慶佳績的同時,QS的報告也揭示了香港高等教育需要正視的挑戰。報告指出,大多數香港院校在「師生比例」、「論文每篇引用次數」、「每位教師的論文數」等六項關鍵指標上的表現實際上有所下降。這提醒各院校,在追求排名躍升的同時,必須回歸教育與研究的本質,注重教學質量、研究影響力等核心內涵的持續優化。
此外,區域競爭依然激烈。北京大學雖降至第二,但中國內地仍是參與院校最多的地區(總計395所),顯示其龐大的發展潛力。新加坡的實力不容小覷,南洋理工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並列第三,形成了穩固的「新加坡雙雄」格局。
11月|香港院校部分開放日資訊一覽
為讓公眾更了解本校特色,香港多所大專院校將於11月舉辦課程資訊日或開放日,詳情可參閱各校官方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