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中選校7貼士 校長親自分享 睇家長分享要小心 附正心態方法
升中選校1. 了解「遊戲機制」(升中機制),掌握關鍵時間表
熟悉「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包括「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兩階段,清楚每階段的截止日期和所需文件(如成績表、推薦信、課外活動紀錄等)。
策略性填表:在自行階段選擇最心儀及切合Banding的學校,而非盲目追求熱門;統一派位時按「Band組別」合理分配志願(如首三志願進取、中間保守、最後保底)及學校區域。
善用/保留「叩門」機會:預先了解心儀中學的叩門要求(如面試、筆試),並準備好子女的個人檔案,在填表時注時日後是否預計會到該校叩門而將志願調較。
預備面試技巧:若報考直資或自行階段,與孩子練習自信表達(如自我介紹、時事討論),但切忌背誦標準答案。
升中選校2. 重視「孩子與學校的相互適配性」
避免「名校迷思」:名校未必適合所有學生,需考慮子女的學習風格(如自律性、抗壓能力)、興趣(如學校是否有相關課程或校隊),以及性格是否與校風契合(如傳統嚴謹 vs. 活動主導)。
參考客觀數據:查看中學的「增值報告」(教育局公開資料),了解學校如何提升學生學業水平;同時留意畢業生升學及就業多元性。

升中選校3. 網上資了搜集 + 實地考察校園,觀察細節
參加開放日或簡介會:觀察師生互動(是否平等融洽)、校園設施(如STEM實驗室、圖書館資源)、學生作品展示(反映教學成果)。
與在校生或家長交流:直接詢問學生對學校的感受(如課業壓力、支援措施),或透過家長群組了解真實評價。
留意學校願景:是否與家庭教育理念一致(如全人發展、國際視野培養)。
升中選校4. 慎辨網路資訊與商業服務,避免盲目跟風
對網路資訊保持批判態度
查證來源可靠性:
網上討論區(如親子王國、Facebook群組)的意見可能帶有主觀情緒,需交叉比對不同來源(如教育局官方數據、學校網站)。
警惕「匿名爆料」或極端評價,例如聲稱某校「功課多到做不完」或「老師不關心學生」,建議直接向學校查詢或詢問在校家長。
升中選校5. 與孩子共同參與決策
尊重孩子意願:升學是孩子的旅程,鼓勵他們表達對學校的喜好(如喜歡男/女校或男女校),並討論選擇的利弊。
交通與時間成本:過長的通勤時間可能影響孩子休息與學習效率,建議車程控制在45分鐘內。
避免比較壓力:不因其他家長選擇而動搖,專注於子女的獨特需求。
升中選校6. 保持彈性,做好心理準備
理性面對派位結果:即使未能獲派首選,香港中學多元發展,許多學校能提供優質教育。例如部分地區中學的DSE成績或課外活動表現突出。
預留後備方案:了解叩門流程、其他升學選項,減少焦慮感。
正向引導孩子:無論結果如何,強調「學習態度比學校名氣更重要」,並相信孩子能在任何環境中成長。
升中選校7. 善用資源,尋求專業意見
諮詢及相信學校班住任及升中負責老師:老師熟悉孩子性格與學術水平,能推薦合適的中學類型。
參考教育局資源:如《中學概覽》網站、升中講座。
加入家長社群:透過社交平台或地區組織,分享經驗並獲取最新資訊。
避免不必要的開支:
理性評估面試班或升學服務,面試班、中介公司非必需品。善用免費資源

校長結語:
希望家長能以平靜自信的心態,陪伴孩子迎接中學新階段!如有疑問,歡迎隨時聯繫畢校長教育日常小紅書,樂意提供意見。
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
地址:沙田隆亨邨2A地段
電話:2606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