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教育|油基小以熊貓主題融合環保與生命教育 4招建學生正向情緒
熊貓成生命教育最佳教材 致力推行同理心教育
蘇詠思校長分享Green Day的教學理念時強調:「環保教育不應停留在知識傳授層面,而是要讓孩子從生活體驗中建立永續價值觀。」今年活動特別以熊貓為主題,邀請本地主題式學習設計公司參與策劃,透過生動有趣的工作坊,讓學生認識熊貓在地球上生存800萬年的生命故事。
「熊貓從瀕危到受保護的歷程,正是人類學習與自然界和諧共處的最佳教材。」蘇校長指出。學生們透過沉浸式體驗認識熊貓的生活習性,了解牠們如何依賴竹林生態,進而思考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這種「以生命理解生命」的教學方式,讓環保意識自然深植孩子心中。
跨學科整合:STEAM與Design Thinking的創新應用
校方將科學探究與同理心教育完美結合,活動中特別融入STEAM教育元素與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創意工作坊導師Nathan透過「設計思維」模式融入AI教學,以「同理心」為核心出發點,引導學生先了解熊貓的生活習性及保育員的日常工作,培養對動物的真切關懷。

學生們隨後運用生成式AI技術,將對熊貓的觀察轉化為創意貼文。在AI提詞(Prompt)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不僅體驗到精準表達的技巧,更培養了資訊素養與實驗精神。導師強調:「只要引導得當,科技不僅能激發創意,更能成為傳遞關懷的有力工具。」

科學探究方面,學生透過仿真熊貓便便認識胡式咬節法,從不同大熊貓糞便的消化物中,發現殘留的咬節內均獨一無二,能有效推斷野生熊貓的年齡及其族群分佈等重要資訊。還有化石工作坊,分析熊貓憑著強大生存能力存活800萬年至今,如何成為一隻移動的「活化石」。

4米機動熊貓引導正念練習
為全面培養學生的同理心與情緒管理能力,校方首度採用逾4米長機動大熊貓作為教學工具。這隻擁有五官動態及肢體動作的巨型熊貓,特別設計了大肚腩呼吸功能,成為情緒教育的創新載體。
校方聯乘香港慈善機構「自在社」設計嶄新的五感教案,由資深教育及正念導師帶領,配合呼吸大熊貓的互動設計,帶領學生進行正念練習。活動包括:
熊貓壓力球(認識肌肉放鬆與緊張的分別)
氣球呼吸法(以視覺與觸覺引導腹式呼吸)
正念對話(透過情境問題辨識身體情緒反應)
身體動作掃描(從動態覺察自己不同身體部位的感受)
「透過擁抱熊貓時的觸覺與身體即時反應,學生學習如何覺察自身感受、接納情緒、放鬆肌肉。」活動導師分享道。這種「以感官帶動心靈」的方式,讓學生更容易連結身體與情緒,有效提升抗逆能力和同理心。
專家講座深化環保意識 生活實踐成關鍵
校方特別邀請前香港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先生主講環保講座,以其專業氣象背景,生動講解氣候變化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林先生強調「節約生活」的重要性,提出「Buy Less, Buy Better」的環保理念,鼓勵減少不必要的消費。
「環保教育要從小培養,讓孩子們建立愛護環境的價值觀。」林先生分享親身經驗,如夏季減少使用冷氣、選擇本地食材等實際做法,展示個人如何為環保出力。這些觀點與校方推動的「生活化環保教育」理念高度契合,為師生帶來深刻啟發。

體驗式教育激發內在動機
校園內設置的2隻逾5米高毛毛熊貓及竹林等不同情境佈置,瞬間成為師生家長熱門打卡點,成功營造寓教於樂的學習氛圍。在「抱抱熊貓」工作坊中,學生透過輪流照顧熊貓BB,從餵食、梳理毛髮到安撫入睡,親身體驗保育員的日常工作。

「當孩子輕聲對熊貓說『別怕』時,那份溫柔正是同理心的萌芽。」導師觀察到,這種沉浸式體驗能讓學生自然產生對生命的關懷。學生在親手餵飼的過程中,不僅學習耐心與細心,更能體會生命的脆弱與珍貴。

同理心教育|培養具備全球視野的「地球公民」
蘇校長總結這種結合生態保育與同理心教育的創新模式,正呼應學校「生命影響生命」的核心理念。她以「熊貓的黑白不是單調,而是包容光與暗的智慧」勉勵師生,期盼每個孩子都能在多元體驗中,培養出對萬物溫柔相待的同理心。
「我們致力建立學術與趣味並重的探索型關愛校園,繼續以生命影響生命。」蘇校長表示,校方將持續推動同理心教育系統化,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學習態度,讓他們成為真正的「地球公民」,實踐校方「愛學習、學習愛;越高分、悅Go Fun」的核心價值。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地址:九龍油塘油塘道23號
電話:275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