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小學 倡活動教學「寓學習於娛樂」發掘潛能 兩學生衝出天水圍
天水圍小學豐收年逾九成學生獲派首三志願 2學生獲派名校
今夏喜迎教育雙豐收——六年級生徐琛與轉校生蘇瀅夢憑藉優異的學術表現與體藝成績,分別獲九龍華仁書院與王肇枝中學錄取。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蘇瀅夢以插班生身份在短時間內完成適應蛻變,與自一年級入讀的徐琛形成「長期深耕」與「躍升發展」的鮮明對照,共同彰顯學校教育體系的包容性與創新成效。我們一直秉持「讓學生快樂學習」的宗旨來辨學,望學生能在活動教學中「寓學習於娛樂」,把不同類型的知識在較低壓的環境下更快樂和有效地吸收,轉校生蘇瀅夢就表示曾因太大壓力而害怕學習英語,但自從入讀獅子會何德心小學,她便適應得異常地好。除此之外,學校亦重點培訓蘇瀅夢的壘球技巧和徐琛的足球技術,讓他們好好發揮天賦。在我們的努力下,小六生的中學派位成功獲派首志願的百分比為82%,而獲派首三志願的百分比為97%,比全港不足80%的百分比超出許多。而徐琛與蘇瀅夢則分別成功入讀九龍華仁書院與王肇枝中學。
學校體藝教育並推 鼓勵成就準「華仁生」
原校生徐琛展現了長期培育的豐碩成果。自2019年入學以來,其發展軌跡完整體現學校體藝教育的深層浸潤:由小一開始,徐琛的英語水平及體育發展就比大部份同齡學生較為優勝。但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再有能力和天賦的學生都需要加緊練習,否則只會停滯不前。因此,學校一直給予徐琛不同機會好好運用自己的潛質,更上一層樓,例如讓徐琛在英語話劇負責不同角色,訓練英語說話技巧;又讓徐琛擔任英語小教師及英文科科長,協助老師幫助英語底子較弱的同學,徐琛在協助的同時亦加強了自己的英語能力,一直進步。體育發展方面,學校亦一直鼓勵其多參加校外足球比賽,體育老師亦經常與之練習,觀看不同的足球影片以鑽研球技。五年級起,徐琛更同時擔任英文科科長與足球隊隊長,秉持「學業體藝並進」理念,在第25屆全港小學區際田徑賽中勇奪男子丙組跳遠冠軍,並於屈臣氏田徑會周年大賽取得U12組別跳遠第七名,同時斬獲英文科學科獎項,完美體現徐琛如何愉快又有趣地以不同的活動教學「長期深耕」。
內地生英文起點低 校方協助追上港生英語程度
相較之下,2023年5月轉入本校四年級的蘇瀅夢則在兩年系統化培育中實現「飛躍成長」。由於內地學習英語之進度遠不及香港,從深圳來到香港讀書的瀅夢一開始並不諳英語,眼看自己與本地生的差距甚大,她主動向英文老師尋求協助,務求追上香港英文水平。 英文老師給予瀅夢大量試卷練習,放學亦會留校補課,星期一作文;星期三背寫單字;星期五聆聽訓練,瀅夢亦會積極找同學對讀訓練說話,回家後便看英文書及英文報章,每週如是地增加單字量。自律和上進的瀅夢加上學校及家長的共同努力與配合,她不僅追上了香港英文水平,甚至超越了某些本地生。另外,瀅夢本身超強的適應能力亦讓其成功迅速融入校園,她主動爭取當選體育科科長及普通話大使,利用自己本身的長處為學校出一分力,很快便跟老師和同學打成一片。瀅夢更躋身香港女子壘球青年隊,於2023-2024年度U15壘球分齡賽勇奪女子組冠軍並獲MVP殊榮,同步在元朗區校際田徑賽摘得女子甲組壘球冠軍。同時學業方面亦表現突出,榮獲傑出學業獎,成功打破「體育生偏科」的傳統印象,更跨越大部分內地來港生的常見障礙,「躍升發展」!
融合芬蘭教育理念強調「體驗式學習」打造全人
為培育多元人才,本校近年創新融合芬蘭教育理念,將自然探索與環保教育納入課程體系。黃偉立校長強調「體驗式學習」的重要性,透過戶外生態觀察、動植物養護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自主學習能力。配合多項特色課程,成功打造全人發展的體藝教育。

值得關注的是,本校教育系統展現極強適應性:針對原校生徐琛實施六年持續性培養方案,成功塑造文體兼優的複合型人才;對插班生蘇瀅夢則採取精準評估與跨科整合策略,迅速激發其潛能。這種「因材施教」的彈性模式,有效轉化體藝訓練與學科知識的共通要素,構建出兼容並蓄的培育網絡——不論是長期培育的原石,或是中途加入的璞玉,都能獲得適性發展空間。
獅子會何德心小學
地址:新界天水圍天盛苑
電話:26179682
網址: https://www.htsps.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