嗇色園主辦可德幼稚園及可德幼兒中心|以「遊戲中學習」打造多元化學習樂園 課程特色全面睇
兩文三語學習 沉浸式環境
幼兒階段是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因此嗇色園主辦可德幼稚園及可德幼兒中心精心設計一個「兩文三語」沉浸式的環境,讓幼兒在豐富的語境中自然地學習語文。學校除了重視廣東話教學,讓幼兒鞏固母語基礎外,亦聘請母語為普通話的老師教授普通話課,提升幼兒在中文聽、講、讀、寫方面的能力。
英文方面,外籍英語老師會設計不同的活動,例如在「英語故事劇場」中,他們以戲劇形式演繹故事,透過服飾、道具與對話,提升幼兒英語聽力、表達力及想像力;另外,外籍英語老師在「英語探索角」中設置情境遊戲區,如「巴士站」和「動物診所」,讓幼兒在角色扮演中自然運用生活英語;而每週「英語兒歌律動」結合詞彙替換遊戲,強化幼兒的語言記憶。近年來學校更額外提供「聖三一英語」和「劍橋英語」等課程,為幼兒奠定堅實的英語基礎,及對未來的升學做好準備。
「遊戲為本」的核心理念
古時的人曾說「勤有功,戲無益」, 認為學習應該是嚴肅和規範的。然而,現代化的教育理念截然不同,尤其在學前教育階段,遊戲不僅是娛樂,更是幼兒最自然和有效的學習方式。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遊戲不但能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還能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
可德幼稚園採用「遊戲為本」(play-based learning)及「探究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的模式,將遊戲作為主要學習媒介,把幼兒的興趣與語言、認知、社交及體能等發展目標結合起來,讓小朋友在探索過程中,不知不覺就能建構認知。另外,學校採用螺旋式結構的課程編排,讓幼兒能在不同階段反覆探索同一主題或事物。這種課程設計讓學習能夠逐步深化,幼兒每次重玩都有新發現。活動期間,老師則扮演觀察者與引導者的角色,適時透過提問來引導幼兒思考,又或調整教具來支持更高層次的學習。
兩大特色活動: 循環遊戲+混齡活動
可德幼稚園為了幼兒得到良好的體能發展,每天精心設計「循環遊戲」。「循環遊戲」是一種體能活動,幼兒由校園一個地方作起點,通過設置平衡木、投擲、攀爬等漸進式難度的關卡,循環校園一周後,返回原來的起點。這種體能活動以多次重複的關卡,循序漸進地鍛鍊幼兒的大肌肉、協調能力和耐力。
學校另一個特色是「混齡活動」,讓不同年齡的幼兒共同學習。這種活動讓較年長的幼兒自然地擔當領導角色,帶領較年幼的朋輩一起玩耍和解決問題,不僅促進他們的社交發展,更培養了同理心和合作精神。
走出校園 延伸學習樂園
教育局鼓勵幼稚園帶領幼兒走出校園,進行與兒童的生活經驗或興趣相關的體驗式學習活動。配合《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可德幼稚園經常善用社區的設施,讓幼兒在課室外延伸他們的認知。嗇色園主辦可德幼稚園及可德幼兒中心透過「兩文三語」教學、「循環遊戲」、「混齡活動」等,讓幼兒愛上學習,真正實踐了「學生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創造了一個讓幼兒「玩住學」的樂園。
嗇色園主辦可德幼稚園及可德幼兒中心
地址:九龍黃大仙竹園北邨松園樓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