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遊戲

自由遊戲 不設學習目標 教育新趨勢讓孩子愛上學習

幼稚園

廣告

自由遊戲|教育局在《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要求半日制及全日制幼稚園,應分別每日安排幼兒參與不少於30分鐘及50分鐘的自由遊戲。究竟為何自由遊戲這麼重要?為何在學校推廣自由遊戲逐漸成為大趨勢?Sunday Kiss專訪了Dr. Play創辦人兼執行總監Dr. Win Win (卓王詠詩博士)及保良局方譚遠良幼稚園的鍾佩珊校長,一起來了解一下自由遊戲如何讓小朋友愛上學習啦!

什麼是自由遊戲?

根據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 「自由遊戲是由幼兒的內在動機誘發的行為活動,著重幼兒自主、 自由參與、不受成年人訂立的規則或預設目標所束縛的遊戲。幼兒可在「自由遊戲」中選擇遊戲的工具、 方法、玩伴和活動區域。」

自由遊戲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跟孩子平日自己玩耍有何分別?

如果在學校裏面進行自由遊戲的時候,老師就會使用一些不同的物資,例如是紙皮、布、或者是膠樽,讓小朋友去探索、和其他小朋友互動。

相輔相成而非取代一般課堂

望子成材相信是不少家長的心願,因此不少家長都相當緊張孩子們的學習進度,擔心在課程中添加了自由遊戲後會讓孩子少了吸收知識的時間。而Dr. Win Win就指出,幼稚園的課程編排有著清晰的指引,而自由遊戲不是取代這些課程,反而它是一個提升小朋友創意解難能力的實踐機會。所以兩者並不是說有了自由遊戲就沒有平時的課堂,甚至其實是相得益彰的。

自由遊戲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與平日上課模式有何不同?

幼稚園一般的上課模式可能有些劇場元素,或音樂元素去教小朋友不同的知識。而自由遊戲特別之處是讓小朋友在當中探索,把學習到的東西,在自由遊戲裏面實行出來。老師首先要明白不同物料的特性,例如一個紙箱可以有什麼玩法?小朋友可以躲起來假裝成一份禮物。或者是用紙箱把紙箱剪成一塊塊,再砌一些不同的結構,像是砌屋砌聖誕樹。再比如布料又可以如何引導小朋友玩呢?布也有很多不同的質料、長度厚度,可能當中有些是有閃的。或者有些是比較粗糙的,老師們就會在了解物料特性後,再加入不同的元素引導小朋友。例如是加入音樂元素,用森林音樂模擬情景,小朋友這時候就會馬上懂得披著布來扮森林裡的動物。

自由遊戲|老師與家長的角色

老師在自由遊戲當中的角色分了幾個階段,首先在遊戲之前,老師的角色是一個供應者,供應不同的物料;在遊戲的時候,老師可以是一個同行者,亦可以是監察者,看看當中有沒有不安全的情況的時候;而在遊戲的尾段或者遊戲完結之後,導師們就會為小朋友整理當中的知識。

自由遊戲時導師會提醒家長小朋友是主角,讓家長學會放手、給予小朋友更多機會去控制, 所以家長是一個旁邊的引導角色。

自由遊戲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自由遊戲|好處

  1. 調節能力:小朋友因應不同的物資可以自主調節,又或者過程中有同學想要加入,孩子們也會思考如何配合。
  2. 解決問題的能力:舉例說小朋友想要找一些硬紙皮去砌些形狀,當物料不夠硬時,孩子們就會想不如找一張椅子來頂著。這個自由探索的過程中,正正可以讓小朋友自己思考方法,用其他物資去輔助他,達到他的目的。
  3. 溝通和分享能力:有時候小朋友自己拼砌了讓他感到很自豪的造型時,或許就不太想跟其他孩子玩。這時,導師們就會鼓勵孩子想要加入別人一起玩時可以說是什麼說話,鼓勵孩子們溝通、分享。

自由遊戲|如何處理失控場面?

教會小朋友規矩總是不容易的課題,不少家長亦會擔心「自由遊戲會讓小朋友失控嘛?每個小朋友都自由奔放地暢玩的話,場面會很混亂嗎?Dr. Win Win就指出,雖然強調自由地遊戲,但小朋友也要遵守規則的。像是安全性,孩子們需要清楚我們在玩的時候要去愛護小朋友,不可以扔人或者弄傷別人。再者就是要愛護物資,不要破壞。最重要的當然不少得聆聽老師的指示。一旦有危險出現,老師們也會及時制止。

自由遊戲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軟性教育 取代強硬指令

Dr. Win Win分享她在一間幼稚園跟孩子們玩自由遊戲的經驗,當中小朋友肯喜歡把一些小小的物件弄到四處都是,例如是包著水果的包裝紙裝作是雪,弄得四處都是。這時候老師就擔心清潔要花上很多時間。剛好校長看到這個情況,就主動跟孩子們說:「小朋友不如你請校長吃雪糕啦。」然後校長就拿了一個廁紙筒,請小朋友把一些小小的物料放進「雪糕」裡。雖然是邀請小朋友收拾,但這種互動取代強硬的指令就更能讓小朋友接受。

保良局方譚遠良幼稚園實行自由遊戲的成果

鍾佩珊校長指出,學校一直都相當重視小朋友的學習經驗,並會運用適切的方法提升學習興趣,讓小朋友成為一個喜愛學習的孩子。故此,學校一直運用「開放式環境教學」(Space Approach),將學校創造成一個多樣性的-學習環境,將劃分做肢體動感區、傳情達意區、探究區及視覺藝術區,利用課室內外、各處牆壁、以至走廊設置不同的教具及設備,吸引幼兒主動探索、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自我挑戰的能力。

開放式環境教學能夠提供左一個「闊落空間」,在這個「空間」裡加入自由遊戲,讓幼兒能運用的低結構性物料進行遊戲,如:廁紙筒、大畫紙、布、紙皮箱等,俾小朋友自由創作、進行天馬行空的假想性遊戲。在自由遊戲的過程不再是由老師遊戲帶領者,而是讓孩子走在前面自由玩,老師在後成為幼兒的玩伴,成為遊戲參與者同小朋友一齊玩,每一次的互動,都會為小朋友會帶來很多新發現。每天的自由遊戲幼兒會玩相同或不同的遊戲,觀察其他人怎樣玩,調教自己的玩法,便有不斷進步和成長。這種尊重幼兒的遊戲方法,不但令幼兒從中學習溝通,亦提供了幼兒自我解決問題能力

鍾佩珊校長表示學校在推行自由遊戲方面是相當成功的,小朋友的主動性及解難能力有著顯著的提升。同時,學校老師亦能化身小朋友的玩伴,增加師生之間的信任,拉近關係。

自由遊戲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自由遊戲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

圖片來源:Sunday Kiss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