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教揀 幼兒小食

營養師教揀幼兒小食 5種偽健康零食要小心

幼童

廣告

小朋友喜歡食零食,而幼兒到了6個月左右營養需求增加,容易肚餓,但市面的零食一般高糖、高鹽、高脂肪,不宜給2歲以下小朋友吃,父母究竟如何選適當幼兒小食?營養師周詠苑就指出5種幼兒小食陷阱,讓家長可以選擇真正健康的零食。

撰文︰Angela |相片︰新傳媒資料庫

零食、小食要分清

幼兒幾多歲開始吃小食?尚營坊健康顧問註冊營養師(澳洲)周詠苑(Jessa)表示︰「在孩子準備吃固體食物時,就可在餐與餐之間給予小食。」由於在成長發育階段,幼兒需要一定熱量,加上他們的胃口細,一日三餐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所以建議每日在三餐外,中間可加兩至三餐小食。不過,對於小食的定義,Jessa指家長一定要分清楚,她指一般如糖、朱古力、薯片等零食,脂肪、糖份及鹽份比較高,不建議給予孩子作小食。「高脂肪的零食因為脂肪較難消化,會有飽滯感,影響下一餐的食量,而慣性嘗甜及鹹味,會令孩子偏向喜歡甜味及濃味食物,長大後會較易變肥胖及出現高血壓問題。」Jessa指小孩在2歲前其實不懂自己選擇食物,所以家長應該把關,避免幼兒吃垃圾零食。另外,也不要將零食當作獎勵,讓孩子覺得零食是很珍貴,這樣反而會讓他們更想得到。

有些零食看似輕營,但原來暗藏高脂高鹽,選擇時要小心。
有些零食看似輕營,但原來暗藏高脂高鹽,選擇時要小心。(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尚營坊健康顧問註冊營養師(澳洲)周詠苑(Jessa)
尚營坊健康顧問註冊營養師(澳洲)周詠苑(Jessa)(圖片來源:周詠苑提供)

 

6個月至1歲: 以天然為主

嬰兒由出生至首6個月以喝奶為主,6個月後就可以加入固體食物。在小食選擇方面,Jessa提醒父母應以天然為主,小食毋須額外加入調味料。「可以吃番薯、薯仔,可蒸熟至稔身,然後切成小件讓孩子自行拿著吃,又或者磨成茸餵食。」Jessa解釋,吃不同質感的食物,除了滿足孩子熱量的需求外,還可幫助發展他們的嘴嚼及吞嚥能力,加上在過程中,他們自己拿著吃,可練習其小手肌及手眼協調能力,爸媽宜多留意適合幼兒的食譜,在家自製健康小食。

將蔬菜製成茸,既天然又有營養。
將蔬菜製成茸,既天然又有營養。(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推介小食
雞蛋:6至12個月的幼兒最好不要吃蛋白,可以吃烚蛋黃,同樣提供足夠蛋白質。
水果:各種新鮮水果,由果茸開始,慢慢可以切粒、切條或整個吃,但謹記小心粒狀的水果如提子,令孩子有啃到的危機。
蔬菜:可選南瓜、紅蘿蔔,菜心、西蘭花,因蔬菜本身有甜味,毋須額外加調味。

1歲或以後: 要多元變化

1歲左右的幼兒腸道發展成熟了,適應到不同食物的種類。Jessa表示:「小食可作多元配搭,如吃乳酪時可加入水果粒、提子乾;麵包可加入吞拿魚、果醬及花生醬等,令小食更豐富。」另外,小食要在餐與餐之間,她建議最少隔上大約兩小時進食,份量要適中,以免影響正餐的食慾。

小食也可以有不同變化及配搭,孩子就 不會吃到悶。
小食也可以有不同變化及配搭,孩子就 不會吃到悶。(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推介小食
五穀:可吃穀物早餐,好處是細細粒,用手拿或用匙羹去食皆可,訓練小手肌;麵包或餅乾都可以,如克力架餅、麥餅、米餅等。
雞蛋:可以全隻雞蛋吃。魚類:吃罐頭魚,如三文魚、吞拿魚及沙甸魚,可加入麵包或餅乾,做出配搭。
蔬菜:與1歲前一樣,選南瓜、紅蘿蔔、西蘭花等,可以原條拿著吃。
水果:可加入水果乾,如提子乾、杏脯乾或凍乾水果片。選擇無加糖的就可以。
奶類:乳酪或盒裝鮮奶,未過2歲不宜選低脂,全脂就可以。

食物需用手拿或用匙羹去食,可訓練小手肌。
食物需用手拿或用匙羹去食,可訓練小手肌。(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教你看營養標籤

小食以天然為主當然最好,但有時父母也會選擇一些現成的兒童食品,如手指餅、蔬菜餅等給孩子吃。Jessa建議購買時不要受盒面設計吸引,應看清它的營養標籤。「營養成分的次序是由多排到少,要看它的頭三位,當中會否已包括糖、鹽及油。」Jessa指,標籤愈簡單愈好,如買水果片,它的成分只有水果,沒有糖、油等,即添加成分少。另外,看完成分也要留意數字,如食物每100克,其糖份高於25克,則屬高糖,Jessa建議最好選擇低過15克的,而低過10克就更理想。「一般2歲以下嬰幼兒,每日吃的糖份不要超出3至4茶匙。如你見到一包食物,已有3匙糖(約12克),最好還是不要選擇。」Jessa說。

家長要留意營養標籤的成分,確保幼兒吃到最 合適小食。
家長要留意營養標籤的成分,確保幼兒吃到最 合適小食。(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拆解5大幼兒零食陷阱

1.有機食物等同健康?

營養師教揀 幼兒小食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錯。有機字句讓人覺得很健康,事實上它的營養價值未必高一點,不是說一定不高,只是不應以是否有機來決定。有機只是對環保上有好處,如食物同樣添加高糖、高鹽成分去製造,也不等同健康。

2.有添加營養素一定好?

錯。很多專門給嬰幼兒的食物也寫上添加「鈣質」、「鐵質」、「維他命」、「DHA」、「適合幾多個月BB食用」等字句。我們不要被誤導,同樣要看標籤成分,因為如有些說加入生果,其實只是濃縮果漿;有些說加入蔬菜,也可能只是用蔬菜磨粉去做,佔的成分不高,不可說是健康。

3.果物棒健康又低脂?

營養師教揀 幼兒小食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錯。雖然果物棒是由乳酪、果仁、水果乾組合而成,但一般也會加入很多糖去增加味道,看似健康但卻未必是。

4.淨味蛋糕夠健康?

錯。不少父母都會買蛋糕仔做小朋友的小食,以為純味,沒有忌廉,就不會太肥,但蛋糕的牛油及糖份非常高,不要當小食。

5.細包盒裝奶不超標?

營養師教揀 幼兒小食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庫)

錯。盒裝奶除一般純味鮮奶外,還有朱古力味、士多啤梨味,近年更推出細盒裝,專為小孩而設,以為份量剛好,但這類奶也屬於高糖份飲品,怕孩子吃慣甜味,長大後會容易致肥。

下一頁︰推行BLW遇阻力?BB 飲食起革命

BLW入門︰BB 飲食起革命
(圖片來源:Killy S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