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大學研究發現*剖腹產寶寶缺乏「雙歧桿菌」 宜捉緊補充益生菌黄金期!
分娩方法會影響寶寶免疫力+易欠缺某種腸道益生菌?
根據一項由達能紐迪希亞(Danone Nutricia)委託本地大學的近日研究的公佈*,不同分娩方式對腸道微生物發展及營養所帶來的影響,發現來自剖腹生產的嬰兒腸道內缺少了「雙歧桿菌」。 從醫學角度來說,這是一種與嬰幼兒健康有著密切關係的益生菌種,對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尤其重要。這益菌種或可改善或減緩嬰兒患上腸道、上呼吸道感染及免疫系統相關疾病,包括過敏、哮喘和濕疹。

由於嬰兒在子宮內屬無菌環境,剛出生的新生兒開始接觸外界的環境及食物後,各式各樣的益菌和壞菌就會走進寶寶的腸道,只要兩者生態平衡才能促進寶寶自身免疫力發展。研究團隊發現剖腹產及順產的分娩產程差異,會令寶寶從媽媽身上得到的益生菌種水平顯著不同。剖腹產嬰兒在出生過程中未有接觸母親產道,加上剖腹產媽媽多出現較遲上奶的情況,故令初生嬰兒未能透過母乳及早接觸有益菌種,腸道內促進健康的「雙歧桿菌」益菌也會因而較少,腸道生態較易失衡,有機會影響嬰兒建立免疫力。
醫生建議及早為剖腹產寶寶適當地補充益生菌!
寶寶出生後首數個月,是建立良好免疫系統的關鍵時期,媽媽該好好把握這個黃金時機。兒科醫生徐梓筠亦指出媽媽最好選擇餵哺母乳,母乳亦含有益生菌,例如雙歧桿菌。但剖腹產媽媽可能較遲上奶,如媽媽需要選擇配方,可考慮選擇蘊含產道同類益菌種及益生元配方。媽媽亦要留意相關的劑量及科研數據的支持。為嬰兒提供額外的益生菌營養補充可於短時間內恢復其腸道內益生菌水平,免疫力自然就會高,也就不容易生病,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十分有幫助。
選擇配方奶粉給剖腹產寶寶有甚麼成分要注意?
餵哺母乳無疑是最佳的選擇,可支持寶寶的免疫系統發展。而益生元正是促進益生菌生長的食物,兩者配合有相輔相成的作用,能建構健康的腸道環境。
但部分剖腹產媽媽餵哺母乳時遇到遲上奶及奶量不足的問題,未能讓剖腹產寶寶攝取天然益生菌,可考慮讓寶寶飲用含益生菌和益生元的配方奶粉。市面上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產品,但並不是所有產品都同時含有益生菌﹑益生元及科研實證。

家長選購配方時,可選擇蘊含達至科研水平30億產道同類益菌種^和GOS/FOS益生元組合的配方。根據一個針對剖腹產寶寶的臨床研究顯示,成分組合有助支持寶寶免疫力,減少50%皮膚問題¹。另外亦有多項其他科研實證,配方成分可減低44%發燒²﹑34%上呼吸道感染機會²,從而為將來奠定少患病的健康基礎。若有更多配方上的疑問,請向你的醫生查詢。

更多詳請參閱:https://bit.ly/3uz4yD0
*香港理工大學邱家琪博士2022年3月31日發表的研究報告。
^30億BBM-16V(cfu/100g奶粉,非源自產道),屬短雙歧桿菌。短雙歧桿菌是常見於產道的益菌種。
參考資料:
¹ Chin Chua M, et al. JPGN, 2017; 65:102-6. 研究對象為153名剖腹產寶寶,紀錄他們由出生至16週的短雙歧桿菌數量,與及對相關的身體狀況作出分析。
² G. Moro, et al. Arch Dis Child 2006;91:814-819
(Presented by Aptamil)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