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協調查

教協調查:過半數小學生日做7份功課 與TSA/BCA有關

熱話

廣告

教協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期間,以問卷形式訪問小學教師對學校家課政策、功課量和考試測驗和看法。教協調查結果發現,有54%受訪教師的學生,平均一天有7份功課或以上,當中8% 平日功課量更達10份或以上,至於周末假期,有四成教師的學生周末總功課量平均達10份或以上。

撰文:Sunday Kiss
相片:教協、新傳媒資料室、香港電台截圖

教協調查:過半數小學生日做7份功課

對於功課的數量,有41%教師認為功課量偏多。另外,77%受訪教師表示在過去一年間,其學生曾因功課太多而感到壓力;有80%教師表示其學生曾因不懂做功課而感到壓力;也有60%教師表示有家長曾向學校投訴功課量過多。

TSABCA操練成功課量多主因

對於整體功課量偏多,受訪教師認為有三大主因。當中70%教師認為與課程過於龐雜而衍生額外課業有關;69%教師認為由操練、應試文化驅使;63%教師認為是TSA/BCA的操練壓力所致。

對於TSA/BCA不必要地加重學生的學習壓力,教協建議,教育局應循「三不」消除操練誘因,包括不記名、不記校及不向學校和辦學團體提供學校成績報告,令TSA/BCA的成績不再成為比較各校的工具。若做不到「三不」措施,便應全面取消小三TSA/BCA。

香港人「唔夠瞓」

早前,港台節目《鏗鏘集》曾探討香港人「唔夠瞓」的問題。香港學童唔夠瞓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太多功課」!

5歲小孩平均日瞓5.5小時

節目中訪問韋氏一家,今年5歲就讀K2的晴晴,平時夜晚10點幾仲集中精神做緊功課,要成11點先做得完。但第二朝6點又要起身返學,經常瞓唔夠8個小時!媽媽韋太坦言,囡囡試過做做吓攰到瞓著,但都要忍心叫醒佢做埋功課先,因為做唔晒又驚老師鬧;諗住做晒功課先瞓,但係囡囡做完之後又鬼咁精神,陷入惡性循環!於是接受為期一周的睡眠測試。

媽媽韋太指,由於需要由家長陪小朋友做功課,以便跟隨學習進度,所以小朋友等到家長下班回家,食完飯才一齊做功課,但已經時辰不早,所以想早瞓都唔得。點知晚上12點半,小朋友仲未係床上輾轉未能睡,藉口多多仲走埋落床!媽媽話夜晚叫小朋友瞓好困難,但原來好戲在後頭,因為真正的搏鬥係第二朝早上!翌日早上6:30,晴晴換完校服後,又「爭分奪秒」係梳化翻瞓!

以為平時返學先係咁?韋太趁周末帶囡囡出去玩,諗住放完電後會攰就有睡意!結果到了晚上11點半,晴晴仲係跳跳紮唔肯瞓!究竟點解呢?在為期一周的睡眠測試報告中,發現晴晴平均每晚只睡5個半鐘,比同年齡的小朋友所需的10至12小時標準,足足少一半!

根據亞太區兒科 睡眠 協會調查,香港BB相對最夜瞓,平均10點17分先瞓,比其他亞洲區嘅BB夜成51分鐘,比歐美地區更遲咗86分鐘!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榮潤國教授指︰「兒童日間唔能夠集中精神,同夜晚睡眠有好大關係,睡眠質量唔好,就會影響情緒,變得焦慮、暴躁!同時唔夠瞓的人通常較易肥,長期來講血壓容易高,亦易患上傷風感冒等病,因為睡眠同免疫系統有關。」

其實睡眠對一個人的成長好重要,特別係小朋友!初生BB的生長,都受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所控制,而生長激素分泌得最多的時侯,正值在BB睡眠時。專家話,標準睡眠時間會隨年紀愈大而減少,初生至一歲的BB要睡14至17個小時,而3至10歲的小朋友要睡10至12個小時,18歲一般8個小時就夠。

教授指出兩大習慣要改

榮教授講解,原來睡眠就好似每日沖涼一次,睡得少就累積新陳代謝物,身體就自然愈來愈多問題!而且睡眠對腦部來講,不單只清理新陳代謝物,等佢休息咁簡單,甚至將記憶固鞏。「睡眠就好似電腦,唔好可就咁拔掉插頭,要做預備程序放鬆身心。」以5歲的晴晴來講,咁多功課應付,如何做到所謂的「進入預備程序放鬆身心」呢?很矛盾!

韋太就表示無奈,因為係生活環間令到大家的睡眠時間偏少,是社會問題,好難一時三刻解決!「聽完教授意見,我都覺得有野可以做到,就係改善生活習慣,變得規律啲,等小朋友習慣咗睡眠時間就唔使再等我叫!」

榮教授指出,韋太一家這個典型的香港家庭令到小朋友「唔夠瞓」,其實由兩大因素所致!第一就是小朋友跟父母一同夜瞓;未熄燈就瞓唔到,因為眼球細胞覺得太陽仲係度,唔使瞓;第二就係就寢時間不定時,如果可以睡得穩定一啲,如定時定候睡就可改善!

下一頁︰紓緩學童學習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