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禪修

佛教媽媽 與兒襌修談生死

育兒

廣告

家長A問家長B:「你幫阿囝阿囡報讀甚麼興趣班?」

家長B如數家珍地說:「鋼琴、小提琴、珠心算、英語、普通話、乒乓球⋯⋯」
家長A回應:「這些都是基本的,還要替孩子報各種遊學團。」
在旁的家長C說:「我只安排兒子出家參加禪修營。」
育有11歲兒子的陳燕雯(Ivy)就是「家長C」,在「怪獸家長」充斥的世代中,她算是另類一族,安排兒子柏安參加禪修營,又或送他去泰國短期「出家」,兒子到泰國多達50次,出家如同「去camp 」。柏安的童年,沒有興趣班為伴,卻與法師為友。

陳燕雯(Ivy)
經歷: 育有一子,曾經歷兩段婚姻,現任丈夫是美國黑人樂手,現時主要安排丈夫工作及照顧兒子,並在佛寺幫忙。於2001年成為佛教徒,懷孕時已希望孩子修佛。

韋柏安(11歲)
經歷: 陳燕雯之子,受佛教徒媽媽影響,於7歲時已到泰國短期出家,有志於21歲永久出家。

(左)柏安示範睡前禮拜媽媽,給媽媽一個擁抱,之後得到她的一些指導及祝福。
(右)Ivy與兒子及來自泰國的保母一起參加新年的禪修營。

第一課談生死
11歲的韋柏安每晚和媽媽Ivy一起打坐, 時間每次都不一樣。Ivy說:「打坐不在於坐多久,如果只是十分鐘能夠很定,已經有質素!如果一兩個小時胡思亂想,也沒用。」 睡
前, 別家孩子會有bed timestory,他們則有會「床前生命教育課」。柏安擁抱媽媽, 進行禮拜,之後Ivy便跟兒子講道理,總結一天發生的事。譬如養在外婆家的倉鼠死了,這是柏安的第一隻寵物, 他難過了幾天。Ivy跟他說:「媽媽知道你難過,你送福給牠了嗎?盡力做你能做的。」柏安點點頭:「我祝福牠天天開心,下輩子不要再做倉鼠了,希望牠可以做人,與我成為好朋友。」她向兒子解釋生之為人的機會有多難得。她形容,就像茫茫大海的海面漂浮一個小汽泡,一隻盲龜 ,一百年才浮上海面喘氣一次,不偏不倚就碰到這個泡。「倉鼠會死,媽媽也會死,必須學會自己幫自己, 有了能力幫別人。」回想柏安3歲時,Ivy已對他談「死」。幼童接受這種信息會否太沉重?她淡然地說:「人人都會死,其實是大人不敢去面對,忘記了自己也會死。正因他年紀小,連生活都沒有概念,我要早日告訴他,讓他知道每個人都會死,更應該珍惜當下!」

柏安(右一)到泰國短期出家,在樹林參與「頭陀行」;「頭陀」為梵語Dhuta的音譯,意為抖擻、修治、棄除等,對衣、食、住等棄其貪念,修鍊身心。

自小聽佛經學打坐
回到1999年,Ivy在泰國法身寺接觸到佛教,感到前所未有的喜悅和寧靜,十分認同佛理教導人如何逃離貪、嗔、癡的毒害。當時她在心中發願,日後自己若有子女,必定要送去出家修行。此後開始學打坐,她認為法師便是教道德的老師。「教會也好,佛寺也要,最重要是找到一間好學校。並非沒出路才出家,很多師父都是MBA,會多國語言。」

柏安出生後,她特意請來自泰國的佛教徒當保母,讓他自小學巴利文,聽佛經,學打坐。她希望兒子健康成長, 有顆美麗的心靈。她那時開服裝店, 常去泰國拿貨,於是經常帶兒子隨行去佛寺。兒子7歲前,已經有50次去泰國寺廟的記錄!至7歲那年,Ivy決定送他短期出家,當時柏安是全寺廟年紀最小的。儘管只是一個月短期出家,「就當作去camp」,但出家儀式卻神聖莊嚴。削髮前,柏安請家人為他逐一剪下小撮頭髮。當媽媽望着兒子手捧荷葉缽走過時,感動得落淚。 一披上袈裟,柏安的一舉一動立即「轉mode」,平時蹦蹦跳跳的他變得得莊重和專注。當然,脫了袈裟又成了搗蛋的猴子。

(左)短期出家的柏安在還俗前,Ivy帶爸媽到泰國,讓他們和孫兒修布施功德。
(右)來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到泰國短期出家,柏安(右白衣者)是唯一的香港人。

7歲小沙彌獨自修行
Ivy回想當日片段:「他必須放下玩具,放下對媽媽的依賴,放下零食,孤身去修行。他去泰國法身寺頭兩天,在電話裏哭着要回家。雖然我很掛念他,在家裏偷偷哭,卻要狠心對他說:『你不要打給媽媽了。媽媽要去內地出差。你好好照顧自己。』果然,幾天後他就不再打來,慢慢適應了。」 柏安說第一次離家,哭了一個星期。在寺廟修行,去廁所規定用四格廁紙,沖涼只是舀四殼水,過午不吃,更不能吃零食⋯⋯「好掛住媽咪!」平時在家裏只會玩水,到了寺廟卻要用水洗衣服。和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小沙彌一起,他是年紀最小的。

兩個禮拜後,Ivy收到兒子短訊:「媽媽,你在哪裏?我很掛念你。我每天禪修,一切都很好。這裏天氣很好,有時候下雨,但是不要緊,我有雨傘。如我病了,也會很快好起來的。」7歲人仔已經懂得不讓媽媽擔心。

柏安短期出家時,Ivy與現任丈夫(黑人者)及爸媽一起放生積功德。

出家當去camp 家庭日去放生
柏安在佛寺日常跟隨法師守戒、洗碗、 掃地、打坐、誦經、放生、托缽化緣等等。Ivy深明孩子年紀小,出家其實學不到高深的東西,但是首先種下好的種子,學習尊師重道、培養慈悲心。他自小學會五戒, 在生活中很自覺會「護生」,看到螞蟻會繞路,見到蟑螂不會踩死,只是戰戰兢兢呼喊大人來, 一起用盒子將蟑螂請出家門。愛護萬物生命外,也懂孝順長者。Ivy舉例︰「阿公年紀大,又撞聾,阿婆和家人有時候會對他不耐煩,每當家人對阿公說話的語氣表現不耐煩時,柏安就會上前去抱住阿公,撫摸他的手,讓老人家得到安慰。」

此外,她教兒子要將自己最喜歡的玩具、糖果送給他人,「如果能夠將自己喜歡的送給人,就沒有甚麼會害怕失去。當然,前提是對方需要,不能強加給他人。另外,柏安的火氣很大,也很貪玩,有不聽教的時候,我盡量不發脾氣,要他不要哭,先閉上眼打坐,有時候他睡着了,醒後就過來說,媽媽對不起。」現時柏安放學,Ivy會帶他一起去佛堂打坐,周末好去處是放生,放長假就去泰國佛寺修行。

(左)孩子和善信一起跪在舍利塔前發願。
(右)常逗人笑的柏安,此時躺在地上扮「打坐」。

到寺廟學好德育課
佛教徒Ivy長期打坐靜修,大家以為她看化了世事,並不然,她依然「有團火」。有次在小巴上,司機沿途不停爆粗。她捂着兒子的耳朵,忍無可忍大聲喝道:「司機先生,有
小朋友在身邊, 請你不要說粗口, 好嗎?」司機立即收聲。她認為,當今社會有太多污染的資訊和聲音影響孩子的道德觀,培育孩子需要花費心機。「常聽到很多人將『白
癡』、『低能』辱罵他人的話當口頭禪,老師也罵學生『黐線』。還有大學高材生跳樓、少年殺父母、電腦遊戲充斥暴力內容,報攤充斥色情資訊⋯⋯種種不利於孩子成長的環境令人憂心。」

「每個父母都希望子女幸福, 有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我將佛寺當作學校,讓兒子去出家,與其他父母安排子女去名校,學琴、學芭蕾舞、游泳是一樣的,只是我更希望他打好道德和心靈的基礎。人生的意義在於修行,就像積分一樣,存了一定分數,帶到下一世。儲夠了分,就離開輪迴的遊戲了。我希望孩子明白因果,明白做人是為了甚麼,明白自己在做甚麼,應該說甚麼話,換言之,每件事都有後果,要自己承擔。」最近,她參與舉辦了一個兒童成長營,發現孩子原來藏了很多不開心。經過幾天的禪修營過後,平時愛對父母發脾氣的孩子,在活動結束時跪下來禮拜媽媽,在場很多媽咪眼濕濕。「港人終日衝衝衝,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為了甚麼而活。其實靜靜坐下來,享受平靜,都是免費的。」

(左)早已在4 歲時,柏安到佛寺萬佛節法會修布施功德。
(右)柏安十分愛錫媽媽,Ivy接受訪問時,也愛黏着她。

一家三口衝破宗教差異
眼前處世豁達的Ivy曾經歷婚姻的考驗,2005年,柏安2歲時,她發現丈夫變心。Ivy當時飛到泰國佛寺找師父解惑,令她茅塞頓開:「外人看來變了心,是他的錯,但我也有錯。」她知道自己那時忙於打理服裝店生意,全身投入事業,忽略了丈夫。「畢竟曾經愛過,只是轉換了一個角色。」 她平靜地說:「佛法教會我太多了。現在我和前夫做回朋友了, 他再婚,我們依然是朋友,這種狀態很好。」

離婚後的Ivy找到了出路,但兒子心中的傷很深。剛開始沒有意識到這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傷害,她只是騙他說,爸爸很忙沒空看他。上幼兒園時,有幾天柏安一直哭,不願上學。原來學校剛教到甚麼是「家」。「他問我:『阿爸為何不養我?』當我再結婚,我必須肯定愛我的人同樣愛柏安。」 而Ivy幾年前便與美國樂師HowardMcCrary結婚,最初柏安會抗拒繼父,但日子久了,兩父子愈來愈「老友」。丈夫信上帝,Ivy信佛,但家裏很少有「宗教衝突」,一家三口常常一起打坐。而她決定剃頭、剃眉毛,十二月短期出家修心,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後記:孩子是父母的老師
常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孩子又何嘗不是大人的老師呢?聽說柏安在接受新爸爸的時期,比較煩躁,做錯事會一直死撑,把責任推給別人,如沒做功課,他會說是老師忘記給他作業。Ivy發覺不對勁了,教他敢於承認自己錯失,教了一次,他彷彿開竅,每次都會跟她先講「媽咪唔准嬲」。孩子誠實承認做錯了,但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做錯事呢?往往都是指摘別人錯,或推卸責任。受到兒子啟發,有時Ivy大聲話兒子後,會向他道歉。她知道自己可以不斷學習,有更好的教養法。

撰文:趙桐
攝影:溫俊鏘(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