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手指

咬手指原因+8大解決法|5歲大仔狂咬指甲 媽媽搽辣椒油警告 1個月後驚覺細仔遭殃

育兒

廣告

BB 吮手指 時的模樣可愛,可是,當孩子上學時依舊手指不離口,就令爸媽非常頭痕,「醜怪」外,害怕孩子把沾在手指的病菌吞下肚,或怕影響牙齒生長,更會擔心是孩子缺乏安全感、情緒問題的徵兆。電視節目《醫師好辣》就有台灣皮膚科醫生蔡逸姍分享了一個媽媽用辣椒油幫孩子戒咬手指的個案。媽媽見到5歲大的兒子喜歡咬手指,把手指咬到又短又醜,還總是出現甲溝炎的狀況。媽媽為了制止大仔咬手指就想出一個辦法:把又苦又辣的辣椒油和萬金油搽在兒子的指甲上,以防兒子再將手放入口中,這個媽媽間流傳的方法也似乎真的很奏效,大仔確實不再咬手指了。

咬手指
(圖片來源:YouTube@醫師好辣)
咬手指
(圖片來源:YouTube@醫師好辣)

最後遭殃的竟是弟弟?

媽媽開心幫兒子戒掉咬手指,但1個月後,媽媽卻帶著弟弟再次看醫生。醫生一看,大吃一驚,弟弟的指甲整個爛掉!醫生詢問下才又發現弟弟沒有咬手指習慣,竟是被哥哥咬爛的。因為哥哥自己的手指又苦又辣,哥哥想改咬腳趾又咬不到,逼迫之下才改為咬弟弟手指。

咬手指
(圖片來源:YouTube@醫師好辣)
咬手指
(圖片來源:YouTube@醫師好辣)

責罵孩子咬手指只會令她們躲起來咬

蔡逸姍提醒家長,如果小朋友總是啃咬指甲,責罵或阻止未必奏效,「你越罵他,他就躲在廁所裡咬」。家長幫助孩子戒掉咬手指可從理解他們這種行為的背後原因開始,又可以換個方式例如買真皮手環,讓孩子一有想咬的衝動就咬皮手環;也可以幫助孩子分散注意力,例如購買有安全檢驗標章的史萊姆讓他們捏,讓小朋友焦慮時有東西可以捏,有事情可以做。除了蔡醫師所提,那麼還有什麼因素導致孩子咬手指呢?又有什麼更安全的方法?

吮手指和咬指甲2大原因

1.先天本能

眼見許多初生BB 已經懂得吮手指,邁步兒童發展中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朱嘉麗(圓圖)表示,這是孩子的天性。「吮手指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行為,從照超聲波影像顯示,胎兒在媽媽肚內已會吮手指,BB 透過吸吮有感官行為,讓腦部發展。再者,吸吮是吃奶動作,屬於求生本能。孩子出世後,初生嬰兒慢慢發掘用身體不同部位去探索,例如舉起手腳郁動,有時嘗試吮手指,甚至吮腳趾,嬰兒從吮手指體會到全新的感覺,覺得很舒服及開心,就會持續並習慣去做。」

咬手指 Japanese baby girl sucking her finger (1 year old)
(圖片來源:Thinkstock)
咬手指 F13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言語治療師朱嘉麗

2.獲得安全感

有指嬰幼兒從吮手指獲得安全感,漸漸演變至緊張、需要安慰或無聊時也吮手指,朱嘉麗表示外國有研究顯示,若果嬰幼兒多時間伏在媽媽身上喝母乳,他們吮手指的時間少,而一些住在託兒所的孩子、得到母親照顧時間較少或浮動的孩子,他們相對地較容易長時間吮手指,從中彌補安全感及自我安撫情緒。「父母不用刻意去阻礙嬰兒吮手指,大多數孩子約四歲,即上幼稚園K2時期就會自我戒掉吮手指的習慣。如果四、五歲孩子依然頻繁地吮手指,家長就要正視之,幫助孩子戒掉此習慣,因為未必純粹是習慣或心癮,有機會反映孩子情緒出問題。」

咬手指 Japanese baby girl sucking her finger (0 year old)
▲ 嬰兒自出娘胎,甚至在媽媽肚內已懂得吮手指。(圖片來源:Thinkstock)

咬手指4大影響

美國兒科學院認為約有一半兒童在四歲前會吮手指,吮手指是兒童常見的行為習慣,可是孩子之後仍經常吮手指,有機會帶來連串影響。

1.手指紅腫:

吮手指嚴重者,手指有機會變紅腫、皮膚破裂、結繭,甚至變彎曲,而指甲邊緣的皮膚,可能會疼痛或敏感,甚至破損,亦容易受感染或發炎。

2.哨牙、牙疏:

根據衞生署資料顯示,到四、五歲孩子依然經常吮手指,有機會影響頷骨的形狀和恒齒的排列。當恒齒已長出,吮拇指很用力或舌頭大力推便會造成牙齒變形,導致牙齒咬合不齊或哨牙,影響外貌。

3.發音及進食

孩子長時間把手指放在上下顎間,有機會令上下顎的門牙咬合不正,易出現一個縫隙,有礙牙齒咀嚼食物,以及因漏風而影響發音。

4.自我形象:

此階段的小孩已上幼稚園,有機會因吮手指而被同學取笑「BB 」。此外,若果因吮手指致牙齒生長不整齊,有機會影響外觀,或會被人取笑「西瓜刨」,缺乏信心,自我形象低落。

咬手指 A model is 6-years-old Japanese.
▲ 如孩子因過度吮手指而影響牙齒生長,需要找牙醫診治(圖片來源:Thinkstock)
咬手指 Little asian girl point to her mouth isolated on white background
(圖片來源:Thinkstock)

▲ 吮手指有機會致牙疏或哨牙,因而影響發音。

情緒生病警號

咬手指 Asian little girl crying
(圖片來源:Thinkstock)
咬手指 F14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朱嘉麗提醒父母要正視孩子過度吮手指的陋習。「嬰幼兒表達力有限,若果有負面焦慮情緒,難以發洩出來,有機會透過吮手指取回安全感、釋放壓力。例如孩子跟父母分開上課去、獨自睡覺感不安、一直照顧孩子的外傭突然辭退、家中添弟妹新成員等等,以上的日常生活轉變皆有機會誘發孩子的壓力。」她更接觸過少數成人依舊戒不掉吮手指的懷習慣,嚴重影響外觀,需要找牙醫治療,以及需要心理學家嘗試找出問題所在。

撰文:Esther Ngan
相片:Thinkstock

圖片來源:YouTube@醫師好辣,Thinkstock,言語治療師朱嘉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