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小朋友要培養 家長自我關懷不可少

育兒

廣告

小朋友情緒管理|別以為小朋友無煩惱,學業壓力、友儕相處和家庭和諧都會直接影響小朋友的心理健康。 三年疫情「困獸鬥」的挑戰已經過去,小朋友的生活逐漸恢復正常,但這段時間對於已習慣線上學習的小朋友而言,社交和情感能力可能受到影響,甚至退步。面對回復面對面交流的生活,他們需要適應的時間。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幫助自己和小朋友呢?
 情緒管理
(圖片來源:救助兒童會提供)

社交能力差 能導致焦慮

香港救助兒童會顧問、東華學院人文學院院長陳自強教授指出,三年疫情之困對小朋友和家長的情緒都帶來一些負面影響。研究顯示,六成家長對疫後兒童的身心發展感到擔憂,甚至影響到自身的情緒管理。此外,學童的社交能力也明顯受到影響。即使在復課後,他們可能仍不習慣與他人面對面相處,也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適應在課堂環境中處理情緒或進行正常溝通。這可能導致焦慮情緒的出現,甚至出現頭痛、肚痛等身體症狀,嚴重時可能出現咬手指、拉扯頭髮、排便問題等症狀,進一步加重了小朋友的心理負擔。

 情緒管理 陳自強教授讓子女學踢足球,學習與隊友溝通合作。
陳自強教授讓子女學踢足球,學習與隊友溝通合作。(圖片來源:救助兒童會提供)

情緒管理+人際相處 內外兼修助兒童快樂成長

在兒童成長心理學中,有不少關於培育社交情感能力的教育框架,較普遍被使用的是教育研究機構CASEL提出的社交及情緒教育框架,該框架將社交情感分為五個主要範疇:自我認知、自我管理、社會認知、關係技巧、以及決策能力。陳教授解釋了兒童社交情感技巧教育的兩個層面:內在的情緒管理和外在的人際相處。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開始學會表達更多情緒,需要有適當的空間來宣洩內心的情感。作為家長,我們不應壓抑孩子的情緒,而是應該教導他們適當表達情緒(正面及負面)的方式。同時,家長自身的情緒波動也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因此我們應該學懂自我關懷,明白孩子及自身的情感需要,恰當地表達情緒,與孩子建立和諧善意溝通,成為他們成長的榜樣,更重要看到他們的優點並給予鼓勵;在人際相處方面,陳教授認為兒童發展社交情感技巧與他們的執行功能發展相輔相成。他們需要學會過濾和思考自己的言語及行為,以減少與同伴的衝突,同時培養有效的溝通技巧和處理人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強他們的人際關係能力。

 情緒管理 「童踢同樂」計劃將社交情感技能訓練與足球運動相結合,希望透過足球小朋友學習處理情緒和衝突。
「童踢同樂」計劃將社交情感技能訓練與足球運動相結合,希望透過足球小朋友學習處理情緒和衝突。(圖片來源:救助兒童會提供)

香港救助兒童會推「童踢同樂」計劃 把社交情感技能學習融入足球

香港救助兒童會今年推出的「童踢同樂」計劃已進入第二階段,旨在將社交情感能力學習融入足球,以促進兒童的身心和社交健康。在這個計劃中,學童能夠在足球課堂上學習到重要的社交情緒技能,如同理心、建立關係和應對困難等。同時,該計劃也為有需要的家長提供「從心所育」計劃的正向管教的知識。

作為香港救助兒童會的顧問,陳教授對於「童踢同樂」計劃的理念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這個計劃將社交情感能力訓練與足球運動相結合,能夠發掘學童的潛能和品格優勢,同時促進整個球隊的成長,實現共同進步。陳教授也分享了他在育兒方面的親身經驗,他的兒子從4歲起就開始踏上足球場,這個過程讓孩子早期接觸到團隊生活,學習與隊友溝通合作、協調分工,並養成遵守教練指導、球場規則和禮儀的良好品質。他坦言,雖然兒童在學習足球的過程中迅速成長,但也指出在成長階段的學童中,「失一球、進一球」可能會引發情緒波動,在場邊的家長也要多留意孩子及自身的情緒表達。因此,透過足球運動學習更多的社交情感技巧,可以提升孩子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不僅有助於他們在足球場上取得學習成果,更能對他們的整體成長和發展產生積極和正面的影響。

 情緒管理 小朋友在「童踢同樂」計劃學懂掌握溝通的技巧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小朋友在「童踢同樂」計劃學懂掌握溝通的技巧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圖片來源:救助兒童會提供)
 情緒管理 香港救助兒童會顧問、東華學院人文學院院長陳自強教授
香港救助兒童會顧問、東華學院人文學院院長陳自強教授(圖片來源:救助兒童會提供)

資料來源:香港救助兒童會

撰文:香港救助兒童會圖片來源:香港救助兒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