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抗逆力 對付功課測考

育兒

廣告

早前一名6歲女童在沙田寓所,疑因不願上學而情緒激動,用剪刀指着自己的頸項,揚言自殺,其父母報警求助,幸女童沒受傷。學童自殺事件時有發生,有專家認為今日的孩子抗逆力不足,以致不能面對困難及挫折,容易陷入困局,嚴重的甚至有輕生念頭釀成悲劇。功課及測考壓力愈來愈大,最近家長都積極爭取取消TSA、調減功課量,未成功前先要裝備孩子,提升他們的抗逆力。

學習是最大逆境?
抗逆力(Resilience)是指人們應對危機或困難時的一種能力。擁有抗逆力的人即使面對困難、失敗及挫折,都能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減低和克服逆境帶來的傷害,正如擁有免疫力能增強人們抵禦疾病的能力。註冊教育心理學家楊潔瑜表示︰「我們留意到小學生最常遇到的逆境問題,大多與學習有關,尤其9至10月開學初是高峰期。對於轉換新學校或開始新學習階段的小朋友,如升讀小一,他們需要時間適應。另外,有部分容易緊張焦慮或完美主義的學生,給予自己很大壓力、要求過高,當達不到要求時就會認為自己陷入逆境。」小學生的逆境主要來自學習方面,如面對功課及測考壓力、追不上學習進度等,有時令他們對學校產生恐懼,以各種理由抗拒返學。

下頁有:部分來自父母壓力

部分來自父母壓力
註冊教育心理學家楊潔瑜認為,兒童逆境問題部分來自家庭及父母的壓力。有父母講求孩子要考取高分數,將孩子的時間表排得密密麻麻,要他們補習、參加課外活動、興趣班等,小朋友喜歡還好,相反如小朋友並不樂在其中,對他們反而構成壓力。想紓緩來自家庭的逆境問題,有賴家長對孩子的支援,學習以外有否為孩子提供適合的娛樂,讓他們有空間發洩情緒及紓壓。另外,小朋友有否渠道宣洩不滿,如孩子向父母說出不想返學的感受,家長宜了解箇中原因,再以支持鼓勵的態度回應,例如以實際行動支持,接送孩子返學,讓他感受父母的關愛;返學前與孩子一起吃早餐,疏導他的不安情緒。有家長以為孩子為逃避返學而諸多藉口,往往一句「不要胡思亂想……」打發孩子,卻未有細心了解孩子的需要及感受。

下頁有:孩子面對逆境的4個表現

孩子面對逆境表現
大人遇到逆境或多或少可掩飾情緒,但小朋友的情緒卻容易表露無遺。家長可從孩子日常的行為表現,留意他們是否正面對逆境,從而盡早作出輔導並提供支援。
1. 情緒低落
最明顯是孩子情緒低落,日常表現不開心,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又或終日沉默不語、容易發脾氣。
2. 表現反常
如孩子平日表現活潑,卻突然一反常態,家長更應多加留意。
3. 胃口差
負面情緒影響身體狀況,孩子胃口變得不佳,經常表示身體不舒服。
4. 抗拒學校
孩子對學校表現反感,甚至表明不想返學,可能學校帶來功課及測考壓力、學習進度未如理想、交不到朋友等。

下頁有:3招提升抗逆力

3招提升抗逆力
說到如何提升孩子的抗逆力,楊潔瑜指父母絕對能幫上很大忙,成為孩子的最佳拍檔,共同面對逆境,更可減低逆境的出現。

1.提出正面問題
父母應多關心孩子的感受,而非一味「學業控」,時時追問孩子的學習情況,避免「做了功課沒有?」「溫習了嗎?」「考試考得怎樣?」等問題。相反可從「小息與誰一起玩?」等問題,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活動及社交生活,如小朋友提及與同學一起玩,至少知道他在學校有朋友、有傾訴對象,如只是形單影隻會加深他的孤獨無助感。故家長可多問孩子校園生活,多說輕鬆開心的事情,建立孩子對學校的正面印象。

2.建議解決方法
孩子在生活細節上往往遇到不少挫敗感,簡單如開汽水樽,他們容易因為開不到而放棄。家長可建議他們以其他方法去做,如套上毛巾輔助開蓋,令他知道除了自己的方法外,還有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有一點要留意,家長只需建議解決辦法,但不要為孩子做,要讓他自己完成,從中建立成就感。套用在逆境時,他自然知道其實事情有很多可能性,總有方法可解決。

3.擔當鼓勵主動角色
如孩子的逆境主要來自學業壓力,家長不應再多加壓力,不斷以追求分數去鞭策孩子。相反更應予以鼓勵,讓孩子感覺被愛。社交問題也是小朋友最常遇到的逆境之一,年紀小的孩子未必懂得交朋友,家長可擔當主動的角色,建立家長聊天群組,定時舉辦活動,一方面有助家長間的交流,另一方面孩子互動增加可建立友誼。

相片︰新傳媒資料室、Thinkstock

※如欲率先接收資訊,請讚好我們的FB專頁並於「已讚好/Liked」選單設定「搶先看/See First」,多謝支持。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