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養

自小見媽媽無私照顧小孩 受母影響 母女同做寄養家長 合建超血緣的愛

育兒

廣告

母愛偉大,但有一種愛同樣偉大,就是超越血緣的愛。今回訪問一對母女馮姨姨和藍太,她們同為寄養家長。藍太因為自小看到媽媽和爸爸照顧小朋友和智力障礙的妹妹,充滿著愛與施。一同看看一群來自不同背景孩子的寄養故事,感受那份超越血緣的愛。
寄養
(圖片來源:家福會提供)

由幫媽媽手激發善心 做寄養家庭

言行身教往往是有效教養的一部分。馮姨姨的善心也成功傳達女兒藍太。她憶述自己以前一直有幫媽媽一起照顧小朋友,所以明白寄養小朋友的需要。而媽媽馮姨姨和丈夫也是很喜歡小朋友,所以當時他成為寄養家庭是很開心的,也很支持這個決定,更認定把寄養兒童當作自己親生子女照顧。後來到疫情時期,女兒藍太開始思考自己可以做甚麼有意義的事情。同時,她又看到爸爸媽媽正在做有意義的事。加上,藍太喜歡小朋友,常常看到很多很活潑、健全、乖巧的小朋友,卻沒有人教導和撫養,所以萌生起寄養家長的念頭。終於,在一次機緣巧合下,藍太在教會的聊天群組收到家福會寄養家長的申請表,感到好像有一種緣份撮合,她終於下定決心填寫申請表。

寄養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初次見面仍然記憶猶新

藍太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寄養兒童,那次印象很深刻。那位女孩跟她說:「其實我甚麼都會做,為甚麼我不能回家?」此話讓藍太明白除了照顧小朋友日常生活,其實在心理上都需要開導她。因為這位小朋友已經11歲,有自己的思想。所以我便需要慢慢開導她,讓她明白為什麼這段時間要留在寄養家庭。

寄養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1個小孩1句話 難忍孩子的遭遇

這對母女充滿愛,母女同為寄養媽媽。看著寄養孩子總能掀起大家的情緒,小孩子年紀小小,因家庭問題,與親母分開,送到無血緣的父母身邊。一方面感嘆孩子的經歷,另一方面為那超越血緣關係的愛而感動。前寄養媽媽馮太和同為寄養媽媽的女兒藍太憶述那段揪心的回憶。有一次藍太為孩子打扮得光鮮、美麗,然後帶她出門,當到達樓下巴士站時,小朋友突然問她:「馮姨姨,是不是不要我啦?」藍太被這一句話深鉻印在心底裏。藍太回應他說:「有甚麼事情你可以回家,我們永遠都在。」

寄養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家有照顧智力障礙妹妹經驗 當寄養無難度

約55歲開始當寄養媽媽馮姨姨及馮叔叔坦言當寄養父母無壓力。同為寄養父母的女兒藍太補充:「因我妹妹是輕度智力障礙以及失明。爸爸媽媽是在這種環境下照顧我們及弟弟成長,因為自身經歷,所以當他們再照顧一些健全的小朋友,對於爸爸媽媽來說是相對輕鬆。」藍太還補充:「從爸爸媽媽身上,我還學到如何與小朋友相處和管教方法。例如,我們需要了解小朋友原生家庭的管教方法,從而去配合,以免他回到原生家庭時感受到落差。」但藍太提醒,寄養父母需要盡量保持寄養兒童在原生家庭的生活規律的一致性,例如:一些平常的生活習慣需要貼近原生家庭,好讓小朋友在寄養家庭及返回原生家庭之後能夠盡快適應。

寄養孩子非異類 鼓勵孩子參加校內活動融入家庭

馮姨姨、藍太: 其實我們照顧寄養小朋友與對待其他一般小朋友無異。如果學校有什麼活動,一定會讓小朋友參加。也會盡量安排多些活動讓他們參加,讓他們可以見識更多,能夠更快的融入一個日常的家庭。

寄養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8歲被寄養 英語差怕難適應外國領養生活

提到最難忘,藍太坦言最大轉變的一位被收養小朋友。當年她在8歲時才被領養。當時一家人幾乎放棄了,因為她年齡較大,被領養的機會很微。後來,得幸運之神眷顧,有一位外國女士領養了她。藍太:「當時我們也很擔心,因為囡囡的的英文水準較差,害怕她很難適應一個全英語環境。好彩,她學習能力快,很快就能適應。」家福會寄養服務社工陳樂君指出現時小朋友從安排被領養的過程,小朋友需要在寄養家庭過渡,等待一個適合的領養家庭,同時亦需要適應日常的家庭生活,如與人相處、建立信心等。所以在寄養家庭的經歷對他們日後的成長是很重要的。

為讓小朋友適應領養生活 一段時間忍痛保持距離

小朋友跟著領養媽媽生活,但人心肉做,又怎能捨得照顧自己好一段日子的寄養媽媽?藍太坦言:「我們當然明白如果太多密切的接觸,擔心小朋友會更依賴寄養家庭,因而未能融入新家庭。所以藍太和父母都忍耐的等待小朋友適應新家庭後,再主動聯絡我們,以免小朋友過份依賴。

寄養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超越血緣的愛 寄養親子仍有連結

這些超越血緣的愛,又怎會只維繫短短的那段寄養日子?藍太和她的前寄養孩子仍有保持可貴的感情。如果相方家庭都願意,這寄養親子仍會保持聯絡,尤其是長假期一定會見。藍太以前照顧過一位小朋友,現在五年級,由婆婆照顧。而小朋友很多時候都需要使用電子產品,婆婆因年齡較大,不懂使用,所以很多時候會向藍太他們求助,他們每次也會盡力協助。

時刻感受寄養孩子的愛 猶如一家人

馮姨姨、藍太所照顧的寄養兒童年齡較小,不時會吃飯慶祝,有時小朋友在學校都會整一些手工勞作送給我們。藍太笑言:「第一次收到囡囡送的禮物,是她親手整的手工髮夾。在聖誕節,她做了一個盲盒,裏面有4個手工禮物。最近復活節,她也送了一個手工製作的蛋糕。」

鳴謝相關機構

家福會寄養服務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